昭然若揭 的实战用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5:44:04
能不能这样造句?
你昭然若揭的笑容,我的眼睛掉进去了。

不能
昭然若揭 昭然若揭 ( zhāo rán ruò jiē )
解 释 昭然:明白的样子;揭:高举。形容坏事、坏心思清清楚楚地显露出来。
出 处 先秦·庄周《庄子·达生》:“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
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 例 清·吴棠《杜诗镜铨》序:“读诗者,息众说之纷拿,仰光焰之万丈,而杜公真切深厚之旨,益~焉。”
近义词 彰明较着、众目昭彰
反义词 真伪莫辨
故 事 春秋时期鲁国人孙休与老师扁庆子探讨修身处世的问题,孙休抱怨没有遇到英明的国君,有怀才不遇之感。扁庆子认为只有凡人天天想着满足自己的欲望,就像高举太阳和月亮那样一点也不掩盖,这样是成不了圣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