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全球化对家庭教育的影响英文论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4:47:21
原文是英文的,有点关系的就行,;理论例子都可以
英文哒,英文哒,急急急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经济全球化在90年代的迅速发展,使经济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国际关系出现经济政治化、政治经济化的趋势。这种新特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美关系中日益显现,并于90年代发展成为中美关系的主要特征。中美关系政治经济化、经济政治化意味着什么?这种新特征有何根源和动力,能否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长期性规律?对我们寻找稳定中美关系发展的新基轴、扩大中美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妥善解决分歧有何意义? 论文主要采用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关于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有机互动的辨证统一的原理,适当地吸收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合理成分,围绕中国市场化与对外开放,侧重于分析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经济因素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理论观点和研究结论:(1).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巩固了经济对政治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经济因素在国际政治中地位和作用的上升,出现了“强经济—强政治”有机互动的特征(论文创新之处),使国际政治关系经济化、 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的趋势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90年代以来日益突出。政治经济有机互动的客观条件有两方面:一是国际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经济全球化提升了经济在国家生活以及国际关系中的战略地位和政治意义,经济的政治功能扩大和强化,甚至转化为具有协调和控制国家全局利益关系的政治;二是经济全球化又是在一个由民族国家体系构成的国际社会中进行的。由于人类资源的有限性以及综合国力竞争的残酷性,国家利用一切的政治手段为经济福利服务,使政治的实现人类福利增长的经济功能强化。政治与经济有机互动的本质和动力机制在于政治与经济具有对利益吸取的共同性,政治与经济互为手段与目标,互为因果,以实现国家利益组合的最优化;这种互动是通过市场与国家途径实现的。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经济的市场化。这种市场化的政治反映是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新的生产方式使国际社会由一个强权政治的社会逐渐进入到一个相互依赖的世界。相互依赖关系影响着国家利益、国家行为方式和国际关系; (2).中美关系政治经济化、经济政治化,由20世纪80年代的不明显到90年代的日益突出,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新特征。这是“强经济—强政治”的有机互动作用于中美关系的具体外在表现。“强经济——强政治”有机互动能够作用于中美关系的主要原因在于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