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的名什么时候开始用两个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3:54:09
我发现三国时期人的名就一个字,什么时候开始用两个字?

不提这个问题还没注意到,现在想一下,在三国之前还真找不到名是两个字的,在南北朝有了,如祖冲之,最少在明代以后,名基本上是两个字了,第一个为辈份,后一个为名

汉代乃至汉代以前就有用两个字的了

战国的后期就已经出现了拓跋的姓氏

谁说的三国之前没两个字的?周平王姓姬名宜臼,周武王的哥哥还叫姬伯邑考呢!三个字的都有……

齐桓公叫姜小白,手下有大将公孙隰朋、王子成父,多了!两个字的,晋国文公姓姬,名重耳;他哥哥是太子申生!

很多超过一个字的名啊,我觉得这主要和以前宗族聚居有关,同一个辈分的有字辈区别,当然那时候可能没那么完善,不过大宗族聚居就面临一个问题,韩非子就说过,“一父五子,大父未死而二十五孙现”,那还是保守计算,假如一家人只生5个儿子的话,那么孙子辈就有25人……大宗族聚居按照这个情况,一个字的名就很容易重名了!所以后来发展成了多个字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