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国旗为什么是五星红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4:55:27

新中国成立前夕,负责研究草拟国旗、国徽、国歌、纪年、首都等方案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六小组,彭光涵当时担任第六小组的秘书。他记得,国旗图案的公开征集工作反响极为强烈,短短几天时间,就收到了全国各地寄来的2992幅国旗设计方案。

经过两次筛选后,38套国旗设计方案成功入围,曾联松设计的“红地五星旗”图案位列第32号。不过,在当时的设计原稿上,最大的一颗星里还带有镰刀、斧头的图案。当时,有人认为,这和当时苏联的国旗太像了,作为主权国家,我们的国旗图案一定要独立。于是,此类图案被否决了。

于是,大家让彭光涵去找毛主席汇报。毛主席看了几个方案都不太满意,就问彭光涵:你一直在搞这个事情,看还有没有什么好方案?彭光涵于是把“红地五星旗”的方案说了。

毛主席考虑之后,还是认为“红地五星旗”的设计好,并且提议,可以把代表含义改为“共产党领导下,我国人民的大团结”。这个办法得到了代表们的赞成。最终,去掉了镰刀和斧头图案的“红地五星旗”中选,并在改名为“五星红旗”之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

建国前夕,全国政协会议筹备会第六小组――“国旗、国徽、国歌” 评选小组从7月13日起在《人民日报》、《北平解放报》、《光明日报》、《大众日报》等全国各大报纸上连续刊登《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启事》,向海内外公开征求国旗、国徽、国歌方案。 截止8月20日,新政权筹备会共收到国旗图案 2992幅。应征者遍及全国和海外,包括社会各个阶层。
经过第六小组精心选评,从来稿中选出38副图案,编成《国旗图案参考资料》,交新政协会议审评。对国旗图案委员们讨论非常激烈,大家意见也比较分散,最后没有形成决议。
1949年9月25日晚8时,毛泽东和周恩来在中南海丰泽园会议厅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人士对国旗、国徽、国歌的意见。毛泽东拿起放大了的编号为“复字32号”的五星红旗图案说:“这个图案表现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因此,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毛泽东为五星红旗做了新的解释,更赋予了五星红旗新的生命,大家热烈鼓掌表示赞同。 1949年9月27日下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决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