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上演讲,我讲辛弃疾的《青玉案 元夕》好不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5:34:46
我初一,老师每个学期都要举行课前三分钟,还要一久就要到我了,我想问一下,我讲青玉案元夕好不好?
如果不好,那么我该讲那首呢?

不错啊,其实每首词都有其美妙之处,没有哪首是不适合演讲的,主要是提纲或者稿子要准备得出色,可以参看一些诗词译著,但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一味追求词藻华丽和所谓的权威解释。我想老师的目的也正是在此,而且同学们也更愿意听这样更具原创见解演讲,

和你一样,我们初中和高中每节语文课前都有演讲,我们那时候叫口练,初中的题目就是介绍古诗词,巧得很,我也是选择的这首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事实证明,只要用心准备,还是会相当成功的,另外关于这首词的最后一句名句历来有很多说法,虽然现在人更愿意把它理解成为爱情得阐释,但有人也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建议你对其他的看法进行一些了解,并将其融入到你的演讲中去,相信会有不错的效果。祝你一切顺利,加油!

【纯粹原创】

我觉得这首词很好,但是不是很适合演讲。
如果你想讲辛弃疾的词的话,我推荐一首《采桑子》,就是天凉好个秋的那首。
因为关键点特别多,讲出来可以很有味道。我挺喜欢辛弃疾的词的,给你写几个关键点吧

采桑子(辛弃疾这个豪放派词人的比较少见的婉约词)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表现少年的天真无邪)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可以想象儿童时代的天真烂漫)
(上阙明明不愁,却反复的“说愁”,可见以“愁”写“不愁”的反衬写法)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这句非常经典,休,就是住口,三缄其口,还是不说了吧)
欲说还休,(反复说“不说”了,为什么呢?原因是愁实在是太多了,不知如何说起)
却道天凉好个秋。(真的是写秋天么?不是的,他写的其实是心上的秋天啊!心上一个秋字,不就是愁么?所谓天凉好个秋,其实就是天凉多心愁啊!【建议到这里ppt上在秋字下面出现一个“心”字,活在黑板上写下秋和心字凑成一个愁字,画龙点睛体现主旨,平中见奇写法】)
全篇来看,少老相互辉映,相得益彰,真真切切的让我们感受到坐着心中的切切悲凉。也很明显的体现了老境颓唐的作者的心境。

大概就是这样吧,我总觉得这种婉约的词法想讲的出彩比其他的词要容易得多。

【纯粹原创】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