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水浒传》里有关宋江的描写都看作是皮里阳秋的讽刺。句中的“皮里阳秋的讽刺”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6:36:36
金圣叹不懂《水浒传》是一部世世代代累积而成的作品,所以他无法理解宋江思想性格的复杂性,把《水浒传》里有关宋江的描写都看作是皮里阳秋的讽刺。(语出《文史知识》2009年第2期p49《晁盖早就被吴用架空》)

皮里:指内心。 阳秋:“阳”为避“春”讳,实为“春秋”,指《春秋》。《春秋》相传为孔子编订的鲁国史记,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往往寓有褒贬而不直言,这种写法称为“春秋笔法”。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
《晋书·褚裒传》:“谯国桓彝见而目之曰:‘季野有皮里阳秋。’其言外无臧否,而内有所褒贬也。”
后因晋简文帝母名春,为讳“春”字,而改作“皮里阳秋”。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褚季野皮里阳秋。”宋·胡继宗《书言故事·事物譬类》:“胸中褒贬,曰皮里阳秋。”
近义词:皮里春秋
皮里阳秋的成语解释:指藏在心里说不出来的言论。

皮里阳秋
pílǐ-yángqiū
表面上不作评论但内心里有所褒贬。“阳秋”即“春秋”,晋简文帝(司马昱)母郑后名阿春,避讳“春”字改称。
皮里,指肚子里,内心。春秋:相传为孔子编定的一部记载鲁国历史的书,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寄寓褒贬,但并不直言,读起来耐人寻味。心里是有一部《春秋》的。指口头上不作评论,心里却有所褒贬。
这里用来代表“批评”,因为相传孔子修《春秋》,意含褒贬
桓茂伦云:“褚季野皮里阳秋。”——《世说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