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达技巧上来看的话《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和《登岳阳楼》都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8 02:56:59

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秋,孟浩然游览洞庭湖时作了著名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赠给被贬荆州的丞相张九龄一吐求仕不得的隐衷。31年后,杜甫出蜀后观洞庭湖作了《登岳阳楼》,揭示了他自己的艰难境地和悲惨心境。这两首诗被公认为是写洞庭湖的绝唱,有好事者甚至将其分别写在岳阳楼的左右两壁以示楷模。同为五律,同是写登览洞庭湖的所观所感,两诗确有不同之处,亦各有千秋。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两首诗均是前四句写所见,后四句抒怀。孟诗“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提笔即表现出洞庭湖不同凡响的气象,八月秋高,水天一色,此时观洞庭湖内心本自有一股秋气,紧接着便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水气似乎开始蒸腾,波涛似乎开始撼动了岳阳楼,由眼前之景幻出了一幅雄宏壮阔的气象图。就在这样的壮观中,诗人想到了自己空有才能和心愿,却无法得到当途的引荐而被重用,于是发出了无奈的叹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总体上诗的前半部分情绪高昂,后半部分便转入了低落。

杜诗开篇“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寥寥数字便表达出登楼的喜悦激动之情,随即便是观洞庭湖的高潮“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诗人摆脱了眼前之景,仿佛站在“吴楚”和“乾坤”之外观洞庭,不仅空间上出现了“坼”“浮”的动态,时间也被带到了诗境之中,形成了“日夜”的永恒。这在诗境上就要比孟诗开阔,富有想象,语言也比孟诗有张力,整体感觉抑扬顿挫,短短四句便极尽语言、感觉和意象的变化,显示出语言的质感和诗人雄厚的艺术功力。就在这观湖的高潮时,作者又由大喜转入了大悲,“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想到自己孤苦一身四处飘荡,不觉一股悲苦之情涌上心头,然而诗人并没有就此停住,由自身的悲苦诗人又联想到了北方的战事,儒家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己竟然无一尽善,以至于穷困潦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