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论得天下中的通假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3:58:19
和其释意

爵,通“雀”,鸟的一种,
  孟子论得天下 《孟子论得天下》
  孟子曰孟子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夏桀和商纣失去了天下,失其民也是(因为)失去了百姓(的支持)。失其民者失去了百姓(的支持),失其心也是(因为)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道获得天下有办法;有道,有办法:得其民获得了百姓(的支持),斯得天下矣就得到了天下;斯,连词,犹则、乃。得其民有道获得百姓(的支持)有办法:得其心取得民心,斯得民矣就获得百姓(的支持)。得其心有道取得民心有方法:所欲与之聚之百姓想要的,给他们替他们聚集起来;所,助词,表示结构,与动词相结合组成名词性片语,“所欲”即“想要的东西”,所恶勿施所厌恶的不要加在他们身上,尔也如此而已。民之归仁也百姓归附仁德仁政,犹水之就下比水向下流;就,趋,趋向、兽之走圹也野兽(喜欢)在原野上奔跑一样。故为渊驱鱼者所以替深水驱赶鱼类的,獭也是水獭;为丛驱爵者替丛林驱赶鸟雀的,爵,通“雀”,鸟的一种,鸇也是鸇鹰;为汤武驱民者替商汤周武王驱赶百姓的,桀与纣也是夏桀和商纣。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现在天下的诸侯如果有好仁的,则诸侯皆为之驱矣那(其他)诸侯都替他把百姓赶来了。虽欲无王即使不想称王;王,wànɡ,用如动词,统治,称王,不可得已是做不到的。今之欲王者现在想要统治天下的,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譬如生了七年的病要用三年的艾来医治。苟为不畜如果平常不积蓄,终身不得终生都找不到。苟不志於仁如果无意于仁政;志,向慕,有志於,终身忧辱终身都惠受忧受辱;忧辱,忧痛耻辱,以陷於死亡以致於死亡。《诗》云《诗经》上说:‘其何能淑那如何能办得好,载胥及溺不过大家相率溺死罢了。’此之谓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孟子·离娄上》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亲戚畔之 “畔”(pàn) 通“叛”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曾益其所不能 “曾”(cēng) 通“增”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困于心,衡于虑 “衡”(héng) 通“横”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bì) 通“弼”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bì) 通“避” 《鱼我所欲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biàn) 通“辨” 《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