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跑200总是那么慢??能提点建议吗?谢谢各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2:21:34
我是初三的学生,个子比较小(153左右),不算胖,可是为什么我总是跑不快呢?最高记录200m才38秒......
我真的很郁闷..为什么别人平时上体育课不好好上也能随随便便跑35秒呢?(我女的)我每次上课都很认真,仰卧起坐也能拿满分,但是为什么跑步就是那么慢呢?是我的体质天生比较差吗?如果放学后留下来跑几圈的话能提高成绩吗?
今天回学校体育模拟考的时候,我跑到最后50米时想加速,但是却一直向前倾,差点摔倒了,加速应该怎么加才不会这样呢?
我们5月就要考试了,帮我提点建议吧!谢谢大家了!

提高短跑成绩的几个重要因素
与短跑成绩相关的因素有很多:步频、步幅、速度、速度能力、爆发力,以及肌肉、关节的柔韧性和协调性;还有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等.其中有3个因素与提高短跑成绩最相关.
(1)合理正确的技术动作
运动员能否掌握好合理、正确的技术动作要领,是今后能否达到高水平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因为短跑是1项周期性的运动,全程要反复跑几10步.1点微小的错误,反复出现,就变成了大问题.假如每1步的步幅能够加长5厘米,那么,50步就可以赢得2.5米的优势.因此,应花大力气去改进技术.技术动作的规范合理主要表现在跑的动作结构上要更加符合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使跑的技术更好地表现出节省化和效率化.具体在跑的技术形式上的表现是:跑的动作平衡、重心上下起伏较小;上下肢动作配合协调,上肢摆臂积极有力,下肢蹬摆结合、以摆促蹬;跑的向前性和直线性好,并且全程有良好的节奏感等.总之,能够使运动员掌握好合理、正确的技术要领,我们在训练中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专项力量能力
力量是基础.几乎所有的竞技性体育项目都离不开基础力量的训练.在短跑运动的力量训练中,教员要把1次性力量练习(爆发力)和多次性力量练习(专项力量能力)有机地结合好.以往我们在力量训练中,采用比较多的手段1般是大重量、重量次数少的绝对力量训练.这种方法对爆发力的发展比较好.但在短跑运动中,我们更应该看重专项力量能力的发展.因为1般的力量训练,重量次数不会超过10次.而根据项目的特点(短跑是1个周期性的运动项目),如果跑100米,至少也需要用45步~48步左右(男子),200米就更多了.因此,我们在短跑的训练过程当中更需要的是力量持续作用于肌肉的能力,也就是专项力量能力.具体到训练的方法手段上可以采用的有:橡筋摆腿、负重高抬腿、100~200米段落的跨步跳等等.
(3)速度能力
速度能力是核心.就短跑而言,过去的观点1般都认为速度训练是核心.但我认为速度能力才是自始至终都需要紧紧抓住的核心.所谓速度能力,即是保持速度的能力,它跟通常所说的速度耐力是有区别的.具体到训练手段来讲,速度能力是指以最大强度或者是接近最大强度来完成的100~200米段落跑;它的特点是重复次数不多,间歇时间较长,强度很大.而速度耐力是指强度稍低(8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