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我不明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1:35:04
凸透镜成像规律说当物体位于凸透镜2倍焦距时呈等大倒立的实像,比如说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有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它是说蜡烛位于凸透镜2倍焦距处,那么和光屏没关系了么,光屏难道随你怎么移它都是呈等大倒立实像?

光屏在实验中不能移动,移动光屏等于改变象距啊!!!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2倍焦距时在凸透镜另一面的二倍焦距处呈等大倒立的实像

也就是物距等于二倍焦距,像距等于二倍焦距。。在二倍焦距上呈了像

光屏移动只是在光屏上呈不下像。并不是不成像!它照样成像,只不过成像的地方在二倍焦距上。光屏不在二倍焦距上,所以在光屏上就不会有像!

如果蜡烛位于凸透镜2倍焦距时,在凸透镜另一侧2倍焦距点呈等大倒立的实像,光屏在2倍焦距点时会呈清晰的实像,光屏在其他位置你怎么移都得不到清晰的实像。

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大,像距越小,虚像越小。
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像,称为实像,能用光屏承接;反之,则称为虚像,只能由眼睛感觉。有经验的物理老师,在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所谓“正立”和“倒立”,当然是相对于原物体而言。
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透镜所成的三种虚像,都是正立的;而凹面镜和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以及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实像,无一例外都是倒立的。当然,凹面镜和凸透镜也可以成虚像,而它们所成的两种虚像,同样是正立的状态。
那么人类的眼睛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呢?我们知道,人眼的结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那么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根据上面的经验规律,视网膜上的物像似乎应该是倒立的。可是我们平常看见的任何物体,明明是正立的啊?这个与“经验规律”发生冲突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大脑皮层的调整作用以及生活经验的影响。
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像逐渐变大,像到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大;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这个像不是实际折射光线的会聚点,而是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用光屏接收不到,是虚像。可与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对比(不能用光屏接收到,只能用眼睛看到)。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这个像是蜡烛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会聚而成的,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能用光屏承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