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 皮影戏作文500-600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15:21:20

1、定义: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

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

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

2、皮影的由来:

相传汉文帝时代(公元前179-156年),太子刘启出生后啼哭不止,整皇宫为此苦恼不堪。一次,一个宫女偶然发现年幼的太子盯着窗外树叶投在地上的影子出神,忘记了啼哭,并

高兴的手舞足蹈。于是,宫女们用树叶剪成各种人形,动物的道具,用灯光投影在白布上哄逗太子开心。由于树叶很快就会干枯,保存时间太短,后来宫女们发现用牛皮做成的道

具韧性好,易保存,易收藏,皮影由此而生。皮影很快流传到民间,勤劳智慧的人们将皮影道具的制作,表演的动作加以完善,又给皮影配以婉转的腔调,诙谐的唱歌,形成了广

泛流传于民间的“皮影戏”。至宋代,皮影戏已到达鼎盛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皮影戏在陕西民间都一直盛行不衰,农村人的红白喜事,庙会、逢集、开业少不了皮影戏,只要

有皮影戏,老百姓便从十里八乡赶去观看。皮影戏是陕西民间很受欢迎的一种娱乐形式。皮影戏俗称灯影戏,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源于1500余年前的中国古都长安,盛

行于唐宋,至今仍在中国民间普遍流传,皮影选用上等牛皮,驴皮,经削、磨、洗、刻、着色等24道工序,手工精雕细刻3000余刀而成,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

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其造型精巧别致,刻工细腻,施色考究,充分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民间艺术的倔巧淳厚。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