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鲁班和赵巧的故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3:56:43
谁知道给我给我讲讲 谢谢大家啦

鲁班是我国历史上传说的能工巧匠,并且是石木工活的祖师爷。他有一个徒弟叫赵巧,生得聪明能干,虚荣心也很强,很多木活在工艺上已超过师傅,于是就骄傲起来,经常发难师傅鲁班。有一年,他师徒二人溯江而上,来到双江,见到这两个岩洞临江而生,环境优美,于是萌发了在这两个洞内雕刻石佛,供奉为寺。上方石洞取名上岩寺,下方石洞取名下岩洞。师徒二人约定由鲁班修上岩寺,徒弟赵巧修下岩寺,并只能在半夜子时动工修建,鸡鸣丑时完工,看谁修得又快又好,实际上也是师徒二人技艺的比赛。赵巧知道师傅手艺好,经验丰富,害怕落在了师傅后面,于是不遵守约定,天刚一擦黑就开始刻石修建。鲁班按照约定,半夜子时才开始动工修建。不到鸡鸣,赵巧将下岩寺修刻完毕,内有三佛坐像,500石罗汉排列两旁,伽蓝护法站立有序;洞外石壁上燃灯古佛肃穆慈祥,整个下岩寺修建得十分气派。他见丑时不到,就跑到上岩寺对面长江边装起鸡叫来。本不到鸡叫的时候,其它鸡听到有鸡叫了也就争先恐后的跟着叫了起来。鲁班子时才动手,鸡叫突然提前,他眼看根本完不了工,心里作烦,顺手捡起一砣石头朝对岸鸡叫的地方甩去。这砣石头就是后来立在小盘沱江边硕大的弹子石。上岩寺由于赵巧作了怪,致使里面的石刻成了半截子工程,石像雕刻粗糙,各类佛像配套零乱。我小时候去上岩寺玩耍时,里面一片荒凉,很不成型。下岩寺则是石佛安置有序,雕刻工艺精湛,排列井井有条,游人不绝。据老年人讲,鲁班对徒弟赵巧打翻天印的行径也己经掌握,同时也对这个极有发展前途的弟子的变质感到十分痛心。后来,东海龙王要求鲁班帮忙给他做一个灯台。鲁班作好后,把赵巧叫来,交给他两个灯台,叫他交给龙王,由他选择一个,并说最两个灯台中一好一差,最好是把差的拿回来,里面装有避水机关。赵巧来到东海边,打开灯台的避水机关,海水立刻分开成一条水道,赵巧从水道中来到了龙宫。鲁班叫他把好灯台送龙王,赵巧自作聪明地将差一点的灯台送给了龙王,自己却将好灯台揣在怀中带回。谁知好灯台根本就无避水机关,分不了水,于是赵巧再也回不了地面了。赵巧聪明反被聪明误,却永远留在了海底。这就是后来人们传说的:“赵巧送灯台,一去永不来” 的典故。

大足民间,流传着有关倒塔的故事。
相传宝顶石刻是鲁班师傅造的,北山石刻是他的徒弟赵巧造的。赵巧和师傅打赌,一夜造好,天亮后在县城碰头。当天晚上,赵巧使出全身本领,开凿北山石刻。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