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画眉鸟”的翻译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0:48:26

此诗作于1047春,其时作者正在贬居滁州任上。轰动一时的“庆历新政”失败后,于庆历五年,政治革新人物范仲淹、杜衍等人先后被贬官外任。欧阳修为他们呜不平,积极上琉申辩,引起朝中保守派的极大不满。同年,又借他妹妹的女儿行为不检为由,大做文章,将他贬知滁州,在滁其间,他虽然寄情山水,超脱物外,看似抱着旷达的胸怀,实际上他深感备受压抑,心情异常苦闷。当他目睹笼中的画眉鸟任人摆布,不得自由‘进而想到林间的画眉鸟可享受大自然的优美春光, 自由自在;由于环境不同,其鸣声似亦不同。作者由物及人,深有感触,于是寄情于乌,借物扦怀,写下了《画眉鸟》这首极负盛名的小诗。
“百瞬千声随意移,……”二句,极写画眉乌的鸣声婉转动听、自由活泼和环境的美好,寄寓诗人企盼与向往自由生活的强烈愿望。此二句意谓,画眉鸟无论是在红色或紫色的花丛中,或是在高例、低树之间,总是随意移动, 自由地歌唱。这里,首句中的“百瞬干声”,不只是形容林中乌多.而且表明乌的叫声既好听、腔调又多种多样。“随意移”三字。点出画眉乌可以自由地飞翔于花树之间,其呜声亦随着移动而有远近高低的变化。这句“山花红紫树高低”。描写出画眉乌的生活环境。既,有红或紫的各种野花,又有高或低的树木.画眉乌,可以自由地飞翔,更可以自由地歌唱,真是鸟类自由活动的乐园。前二句极力渲染画眉乌在林中无拘无束的生活,正是为下面议论蓄势.使之与后二句构成强烈的对比。
“始知锁向金笼听,……”二句,转入议论,抒发感慨,借以表达诗人对摆脱束缚,冲出牢笼,争取自由的热烈向往。此二句意谓.这时,才知道把画眉乌关在笼子里听它歌唱,远远不及它在林间自由自在地呜叫好听。其实,这二句本身就是对比。“林间”和“金笼”显然是两种不同的境地,纵然“金笼”是“金”的,但毕竟是“笼”。被锁在笼里啼叫,当然比不上在林间自由自在地歌唱了。这里,诗人所以这样写.看来与诗人的身世境遇有关。此前,欧阳修身在朝中,官居高位,如今却被贬知滁州.其境遇与笼中画眉乌极为相似。因此,表面上是写画眉鸟.实际上是以物喻人,寄寓着诗人对自由生活的企盼、向往和追求。
这是一首咏物诗,既不同于咏花赏乌的消闲之作,又有别于一般咏物寄情的诗,它本是一首含有深邃理趣的哲理诗。诗中通过对画眉乌自由生活的赞美,抒发了诗人贬官外任后的忧郁情怀.表现了诗人向往和追求自由生活的热切愿望。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