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关于宋庆龄事迹的文章,把你学过、看过的写在写在下面,并谈谈你要向宋庆龄学习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23:17:28
课外阅读关于宋庆龄事迹的文章,把你学过、看过的写在写在下面,并谈谈你要向宋庆龄学习什么?

1947年4月,在解放前最黑暗的日子里,她来到儿童福利院和贫苦孩子围坐在一起,亲自教身边一个7岁的小朋友读书认字。这个小男孩受到很大的激励和鼓舞,后来成长为成都一个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宋妈妈”永远给他留下美好的回忆。1956年,宋庆龄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出访东南亚,返抵昆明时,一天傍晚她走出宾馆,在幽静的翠湖边散步。这时有位红领巾经过这里,向她行队礼。宋庆龄非常高兴,停下来和孩子交谈起来,当她知道这个孩子喜欢写作并且担任黑板报编辑时,就鼓励他向少年儿童自己的刊物《儿童时代》投稿。一年后,这个孩子第一篇作品《金八哥》在《儿童时代》上发表。从此他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现在他是云南省白族作家。这两件看似平凡而又偶然的小事,是宋庆龄充满爱心的自然流露,体现了她对新旧两个时代儿童的关怀和爱护。

宋庆龄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和革命家,关怀、热爱儿童是为了祖国的未来和人类明天。她认为:教育儿童是一项不可等待的工作,我们留给孩子的财富,不仅有物质财富,最宝贵的东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国革命的优秀传统。宋庆龄倡导一种大教育观,也就是说,教育培养少年儿童一代新人,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专家的事,而应看做是全社会、全民族的责任和义务。社会各界、全体公民都应该关怀、保护、帮助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宋庆龄认为儿童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以及综合技术教育和心理教育。在德育方面,她倡导少年儿童从小养成“具有人类最优秀品质的人”。这些品质的基本方面是:爱、劳动、勇敢,诚实和集体主义,再加上朴素、节俭等。她还说,这些高尚的品质,“就是我们培养性格的指针。”宋庆龄的教育观,不仅有坚定的阶级性,而且有鲜明的时代性。她反对把孩子仅仅看成被动的教育对象,她身体力行、大声疾呼:还给孩子玩儿的权利,要切实保护一切应当属于少年儿童自己的正当权益。据我们掌握的文献资料看,宋庆龄是我国加强对儿童进行素质教育的第一位倡导者。
在宋庆龄教育思想的宝库中,把儿童文学事业,放在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宋庆龄本人7岁时就参加学校的戏剧活动,她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对文学、音乐、戏剧、美术有着丰富的鉴赏力。因此,她特别重视文学艺术对少年儿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学习她爱国,关心祖国少年儿童的高尚人格(精神)

1947年4月,在解放前最黑暗的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