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一些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0:44:27
运用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郑伯克段于鄢”(《左传•隐公元年》)。

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流派多了,用哪家的分析呢?
中国儒家治天下讲的是仁\孝:
可以说庄公对弟弟有意:放任\疏于管教,让他堕落,可谓很是不仁;
另一方面,分封弟弟,保护放任弟弟,充分满足了母亲的偏心眼,事后不长期迁怒母亲,及时弥合母子关系(和秦始皇比较)可谓大孝;
西方哲学用马基雅维里<君主论>的观点:
随着时间,好事能变坏事,坏事能变好事,所以并没有什么确定最佳时机;
一位君王即要让人爱戴,又要让人畏惧;即要树立仁爱的名声,又要在必要时为了自己的目的使用任何卑劣的手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人类社会的发展即不是神定的,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自身发展规律的.
作为个人是能够认识和利用这些规律的.

运用中国哲学分析 它就是仁义理智 信孝 等中国的礼节和道德伦理 还有天的观点人若行不义时间长了 天也会惩罚的
西方哲学则是量质达到质变了所以要出动了,也可以 用上帝 等观点为来回答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也应该是量变达到质变

中国哲学的核心分形而上和形而下,形而上者为道,形而下者为器。中国传统哲学所追求的境界是与道合一,而道法自然,故人行事需法自然。“郑伯克段于鄢”不外乎顺乎天命而尽人事的过程。
西方哲学流派甚多,但两希传统是主流,不管柏拉图的影子说,还是二元主义,存在主义等,都可以说是在这个文化体系的影响下。如果你要用西方哲学来分析,我想应该选一个具体的流派,比如存在主义、解构主义等来分析。。“郑伯克段于鄢”应该是一个理智选择的结果,他证明了“在”之所以为在,也证明了此在的先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用量变质变的观点来分析。

对于整篇透出的主要矛盾作以下分析:
皇天无亲,唯德以辅
对于西哲或马哲无从分析,非要勉为其难,只能对末节作一些无所谓且等同于无病呻吟的乱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