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史纲评要》卷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4:22:36
明代思想家李贽曾经这样评论李斯关于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仪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
(1)秦朝的丞相有什么职权?
(2)在李贽看来,导致“儒生千古一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你赞成李贽的观点吗?试说明理由。

(1)丞相作为官称,始于秦国,后来也被他国采用。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宰相制度的普遍实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对政治制度进行改革时,便确立宰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使之成为正式官制。秦朝的宰相仍沿袭统一前的叫法,称“丞相”。秦朝开始实行一相制,也曾置左右丞相。

丞相是最高的行政官,上承皇帝诏命,下统百官,总揽政务。
(2)焚书这个政策早在管仲、韩非的著作里就出现了。上古时代,人们之间分歧很少,随着时代发展出现了不同的想法和主张。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们不知道求同存异,而是希望能完全消除不同的主张。因此焚书就成为一种实现的手段。
至于坑儒,就完全不是政策了。简单地说,就是一群儒生聚在一起说秦始皇的坏话,以始皇帝的强硬自然不会放过他们,就把这几百个儒生埋了。可见坑儒只是一个突发事件,因此几千年来儒家把秦始皇说得坏到极点,而秦始皇创造的皇帝称号以及相关的政策却全盘接受。
3 不对
坑儒不是历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