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清真寺民族提问:回族英雄马和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5:47:20

马和福(1893-1937),生于甘肃省临夏县一个贫苦的回族家庭,由于战乱和饥荒,随祖父逃荒到宁夏,先后在西吉、同心一带给人拉长工、打杂活。

  1936年6月西征红军解放豫旺城,马和福看到红军纪律严明、尊重回族风俗习惯、救济穷人,深为感动,便奔走告知听信谣言而躲避外逃的回民群众说“红军好得很,不随便进回民的家,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动用回民的锅碗瓢勺,红军是为穷人办事的队伍……”在他的宣传带动下,广大群众陆续回家,接近红军并热情送粮捐款支援红军,把红军当自己的亲人。

  红军进驻豫旺城后,大力开展民族工作,举办培训班培养回民干部,马和福也被选送去学习。他的思想觉悟提高很快,不久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豫旺堡回民自治政府成立时,他被推选为主席。

  随着各区、乡民族工作的深入,回民群众的觉悟普遍提高,成立县级回民自治政权的条件成熟了。陕甘宁省委和西征红军总部决定在豫旺县以西及海原县以东的回民聚居区域,成立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10月20日,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在同心清真大寺成立,马和福被选为主席,并兼任回民游击大队队长。自治政府成立不久,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准备在海原、同心地带歼灭胡宗南部,打退敌人进攻。豫海县处在战场的边沿,任务异常繁重。此时他忙着发动各区乡组织担架队、运输队、救护队,并做熟食、烙干粮,准备支援大部队。为了充分发动群众,他在自治政府成立的第五天,就带着由自己签署的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布告——《告北圈子同胞书》赶到红军尚未到达的下流水北圈子,召集群众,详细讲解自治政府文件。他还利用农村集日宣讲当时的形势和任务。他用浓浓的乡音对大家说:“在红军的帮助下,我们建立了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取消了一切苛捐杂税,并实行减租减息,我们回族人民得到自由,这是非常令人高兴的事情。我们要团结起来,支援红军消灭国民党军队。我们红军还要打到宁夏去,解放全宁夏的劳苦人民。”他的讲话往往吸引半街人,得到大家的热烈响应。

  10月底,朱德率四方面军总部来到同心城,马和福带领豫海县政府全体干部和群众,打着“热烈欢迎二、四方面军到来”、“庆祝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横幅标语,端着丰盛的食品夹道欢迎。马和福把朱德总司令安排在一所宽敞的大宅院里并盛情款待,广大群众给红军送去牛羊肉和干粮馍等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