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台国宾馆为了尊重外国人习惯,不设1号楼。1号楼和外国人习惯有什么关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9:20:15

应该是没有13号楼。

在圣经中也涉及到不吉利数字13,背叛耶稣的传道者犹大是最后的晚餐中的第13个客人。同时,在古罗马,传说中聚集了12组巫婆,而第13个被认为是恶魔。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8年开始在这里建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建成了十七栋接待楼,主要用于接待外国领导人来我国访问时下榻用。因而更名为“钓鱼台国宾馆”。1959年国庆庆典前夕,这里迎来首批国宾。此后,国宾馆专门接待来华访问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世界知名人士,同时也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从事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我们在参观时发现,这里的每栋楼依次按序号排列,从中心湖南侧起始,沿逆时针方向,由“一号楼”编号至“十八号楼”。为尊重外国人的习俗,略去13号楼的编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隆重庆祝建国10周年,接待来华参加国庆的外国元首及政府首脑,于1958年选址古钓鱼台风景区,责成外交部组织、筹划、营建国宾馆,并定名为“钓鱼台国宾馆”。经一年多努力,于1959年建成17栋接待楼,全部是二层青砖红瓦楼房。各楼从中心湖南侧起始,沿逆时针方向,由“一号楼”编号至“十八号楼”,其中为尊重外国习惯,不设“十三号楼”;而为尊重中国传统,以“芳菲苑”替代“一号楼”称呼,以“八方苑”替代“四号楼”称呼。钓鱼台国宾馆于1959年国庆庆典前夕启用,以后陆续有扩建修葺。

那是中国人的中庸之术,1号代表最高级别。为避免接待规格中的争端而故意不设,是当年周总理提议的。我的酒店有位员工是曾在人民大会堂做服务员的。

为了接待方便,为了避免举行重要活动,馆内同时来了很多总统,国家元首等时,都要住一号楼的情况.避免外交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