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志人物问:杨益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20:55:34
怎么加点? 走什么路线?

杨义臣(?-617) 隋末将领。隋末代(今山西省代县,位繁峙县西南)人。本姓尉迟,后赐姓杨,为隋末将领。袭父爵,拜陕州(今三门峡市)刺使。从炀帝征吐谷浑于覆袁川(今青海甘州河),又从炀帝侵高句丽。613年(大业九年)率部镇压起义军,616年(大业十二年)败张金称,灭高士达,入豆子航(今山东省惠民县境内),擒格谦,是隋末镇压起义军的主将之一。后炀帝恶其名,调入朝,遣散兵众,起义军因而复盛,以功授礼部尚书,不久病死。
  杨义臣,代人也,本姓尉迟氏。父崇,仕周为仪同大将军,以兵镇恒山。时高祖为定州总管,崇知高祖相貌非常,每自结纳,高祖甚亲待之。及为丞相,尉迥作乱,崇以宗族之故,自囚于狱,遣使请罪。高祖下书慰谕之,即令驰驿入朝,恒置左右。开皇初,封秦兴县公。岁馀,从行军总管达奚长儒击突厥于周盘,力战而死。赠大将军、豫州刺史,以义臣袭崇官爵。时义臣尚幼,养于宫中,年未弱冠,奉诏宿卫如千牛者数年,赏赐甚厚。上尝从容言及恩旧,顾义臣嗟叹久之,因下诏曰:“朕受命之初,群凶未定,明识之士,有足可怀。尉义臣与尉迥,本同骨肉,既狂悖作乱邺城,其父崇时在常山,典司兵甲,与迥邻接,又是至亲,知逆顺之理,识天人之意,即陈丹款,虑染恶徒,自执有司,请归相府。及北夷内侵,横戈制敌,轻生重义,马革言旋。操表存亡,事贯幽显,虽高官大赏,延及于世,未足表松筠之志,彰节义之门。义臣可赐姓杨氏,赐钱三万贯,酒三十斛,米麦各百斛,编之属籍,为皇从孙。”未几,拜陕州刺史。义臣性谨厚,能驰射,有将领之才,由是上甚重之。其后突厥达头可汗犯塞,以行军总管率步骑三万出白道,与贼遇,战,大破之。明年,突厥又寇边,雁门、马邑多被其患。义臣击之,虏遂出塞,因而追之,至大斤山,与虏相遇。时太平公史万岁军亦至,义臣与万岁合军击虏,大破之,万岁为杨素所陷而死,义臣功竟不录。仁寿初,拜朔州总管,赐以御甲。
  炀帝嗣位,汉王谅作乱并州。时代州总管李景为汉王将乔钟葵所围,诏义臣救之。义臣率马步二万,夜出西陉,迟明行数十里。钟葵觇见义臣兵少,悉众拒之。钟葵亚将王拔骁勇,善用矛,射之者不能中,每以数骑陷阵。义臣患之,募能当拔者。车骑将军杨思恩请当之。义臣见思恩气貌雄勇,顾之曰:“壮士也!”赐以卮酒。思恩望见拔立于阵后,投觞于地,策马赴之。再往不克,义臣复选骑士十余人从之。思恩遂突击,杀数人,直至拔麾下。短兵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