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氏字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9 15:29:14
我是家族第二十九代孙。我是合子辈,上一辈是昌字辈,再上一辈是德字辈。因为是山东青岛莱西水库库区移民,几经搬迁,当地的族谱难以找到。求问我的下一代是那个字辈的,有没有具体的文献可以借鉴。

合字的下一辈是受字

是受字辈,我爷爷是合字辈,我爸是受字辈,我是进字辈。

倪氏,源于山东滕县郳(小邾)国,始祖系出自山东青州。讳昻者,扈宋南迁,拜行军都统,居吴兴。二世倪偁任兵部尚书、倪和为宋大夫、倪科为端明殿学士。三世公倪思(一一四七—一二二○),字正甫,自称齐斋老人,宋湖州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是历史上显赫人物、称一代伟人,更是倪氏宗族史上一位耀眼的明星。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淳煕五年(一一七八)中博学弘词科,著作今存《经鉏堂杂志》、《班马异同》,另有《齐山甲乙稿》、《兼山集》已佚。生前受宋孝宗帝赏识,命为翰林学士。光宗即位时,就陈奏治国之策。宁宗时,忠奸分明,敢于直言。一生多次被降为地方官,到镇江、绍兴、泉州任职。历任吏部侍郎、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宝文阁学士。卒后谥文节,享年七十四岁。一部二十四史,有倪思公之传。晚年居古虞(今余姚)。

当时宗族之人,多巍科、登显爵,称江南望族。至元,宗族人多不仕而壁乡耕读。倪思之后裔分居於余姚、上虞、剡县(今嵊州、新昌)、绍兴、诸暨、肖山、慈溪等地。

四传至植公(槐三翁),在十一世纪末,迁剡县镇桥(今嵊州蛟镇一带)。从四世至十六世的整十三代之中,时间长达三百年左右,据新昌善庆堂《倪氏宗谱》载,其中第十三世的“大”字辈的兄弟达一百二十五人,宗人有迁徙到会稽、天台、东阳、宁海。第十四世“德”字辈有兄弟七十四个,第十五世“万”字辈有兄弟六十一个。现存在于下倪村的“倪氏宗祠”名曰《锄经堂》。至第十七传至光玺公,迁新昌鳌峰(今大市聚)之茅坪,是为迁新昌始祖。至二十一世如潮公迁东山,嗣后所迁非一地:或城南八里、或孙家平、或埠头、或茅洋。而孙家坪、埠头房最称蕃衍,故于一八一一年,在作玉公领头下建《善庆堂》祠於埠头。以后又有族人分居嵊州三江和宁海及福建。

一二○○年,倪植公时,由尚书右丞相汪完泽作首篇分派序开始,到今天,计八百零八年,期间共修、续谱八次。

最近的一次重修谱是民国十一年(一九二二年),到二○○八年,又相隔八十六年,此间,经历了三十年的战火动乱及二十年思想突变,在许多家族不见家谱的情况下,我新昌倪氏四大房竟然保存了三套半家谱。

二○○八年,即是在第一次做谱之后的八百零八年,新的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