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和西方人思维逻辑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3:12:41
今天我突然想到这个问题,比如西方人怎么看待中国的文言文?在比如,怎么看待那些中国人的特有语句,举个简单例子,“他有一点欠揍的味道”这句话中的“味道”很明显是个比喻句,如果把“味道”直接翻译成Taste,那让西方人不是很困惑吗?

英文有两个单词:
1. Transcription
2. Translation

Transcription ("scrip") 就是按单词/子来翻译。比如果: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这样看了人都会晕死的。

Translation 就是翻译意思。这才是常用的。这也是外国人懂的。

我从小在美国长大,觉得日常用语翻译很简单。但是,讲到跟文化有关的就觉得不好表达。还有就是我们的食物,翻译出来特别诡异:
- 脑花 = pig brain flower
- 猪肝 = pig liver...
可能是因为他们不出内脏,所以听起来特别恶心。

所以如果你想别人懂你在说什么的话,你还是要按意思翻译 :)

明显不能翻译为TASTE 应该是FEEL。

就像我们翻译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一样,首先是将其英语白话,然后加上译者自身的文学修养和领悟,尽可能的用中文的意思去表达莎士比亚的思想。

去年网上也有说贵阳那边火车站站牌翻译的牛头不对马嘴,还是桂林到昆明的旅游专线必经之地。

嗯,就像ambition的中文意思是:野心,雄心。但在我们中文里是两个不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