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地协调理论?它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意义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9:36:51
在线等 急 一定要详细
明确的定义和指导意义

土地数量的有限性和土地需求日益增加构成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特殊矛盾,协调土地供给和需求是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永恒主题,是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内容。土地数量的有限性和土地需求日益增加之间的矛盾,从地理学人地关系理论角度来看,属于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从人地关系理论对土地持续利用规划进行反思,分析现有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人地关系协调共生的土地持续利用规划对策措施,对土地持续利用规划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人地关系协调理论的提出、发展与内涵人地关系是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简称。对它的经典解释是人类社会及其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在经典的解释中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是同义语;人地关系的非经典解释认为,人地关系是指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或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广义的)的关系。这里的地理环境被认为是由自然和人文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相互交织、紧密结合而成的地理环境整体[1]。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是人地关系经典解释的奠基人,他创立的“人地学”受达尔文“进化论”生态学的影响,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类推为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