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西晋时期佛教在我国是什么样子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9:01:09
据说佛教是东汉传入中国,到三国西晋,这一段时期好像佛教没有什么影响,不知道为何后来全国那么多寺。是汉人自已愿意信吗?

在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南朝的寺院可以说达到了顶峰了。不是有句诗“南朝四百八十四寺”,说明了南朝的寺院之多。而且寺院多的把很多农民的土地都占用了。
不是汉人愿意信,而是当时的皇帝信仰佛教、大肆修建寺庙,上位者的意志,不依大众的好恶而改变!
再就是 南北朝时期 黑暗 杀戮 征战 是主旋律,那时的人们特别向往佛教中描述的种种,所以也就有了一定的群众的基础
从上到下 从下到上 这样慢慢的佛教就站住脚、稳住地位了!

在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南朝的寺院可以说达到了顶峰了。不是有句诗“南朝四百八十四寺”,说明了南朝的寺院之多。而且寺院多的把很多农民的土地都占用了。

不是的 是佛教根据中国那个时候的国情不断改变 使得人民都来信奉它
道教讲究无为,并没有改变什么,所以道教输在佛教身上!
你可以看看那个时候印度的佛教和中国的 是绝对不同的!

三国佛教,包括公元220—265年间魏吴蜀三国时代的佛教。其中,魏继后汉,建都洛阳,一切文化都承后汉的余绪,所以魏代的佛教也可说是后汉佛教的延长。在这个时期,有天竺、安息、康居等国的沙门昙柯迦罗、昙谛、康僧铠等,先后来到洛阳,从事经典的翻译。魏明帝(227—239年)曾大起浮屠(见《魏书.释老志》),陈思王曹植也喜读佛经,并创作梵呗。吴据江南,建都建业。佛教由中原辗转传入。当时支谦、康僧会等先后入吴。孙权问支谦以经中深义,拜为博士,令和韦昭等一同辅导东宫(见《出三藏记集》卷十三)。又康僧会感得舍利,使孙权为之建寺塔,号建初寺。尚书令阚泽答孙权问:评比三教的高下而推尊佛法(《广弘明集》卷一引《吴书》)。后来孙权之孙孙皓即位,将要毁坏佛寺,污秽佛像,因康僧会说法感化,终于从受五戒。蜀僻处西偏,旧录相传有蜀《首楞严》二卷,蜀《普曜经》二卷(《出三藏记集》卷二),似乎已流传佛教,但这两部在蜀流传的经久已逸失,其详未见记载,所以历代经录中只有魏、吴录。......
《三国志·刘繇太史慈士燮传》笮融者,丹杨人。初聚众数百,往依徐州牧陶谦。谦使督广陵、彭城运漕,遂放纵擅杀,坐断三郡委输以自入。乃大起浮图祠,以铜为人,黄金涂身,衣以锦采,垂铜盘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可容三千余人。悉课读佛经,令界内及旁郡人有好佛者听受道,复其他役以招致之,由此远近前后至者五千余人户。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