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抗抗《城市的标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0:10:56
主要内容.各段的段意(17段一段段的)
问题:作者为什么把树称为“城市的标识”?
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城市的雷同?

第一段:城市之间非常相像。
第二段:你无法辨别每个城市的区别。
第三段:城市之间建筑物相同。
第四段:城市间商业广场相同。
第五段:轿车和生活必需品相同。
第六段:自己迷失在城市中。
第七段:你发现了一棵树。
第八段:树的样子。
第九段:这棵树是杭州的标识。
第十段:一种树的样子。
第十一段:通过这排树,你了解了自己的所在之处。
第十二段:个个城市中不同风韵的树。
第十三段:你看见了国槐。
第十四段:唯有树给我们指引回家的路。
第十五段:树是城市不可被置换的标识。
第十六段:树有可能会成为城市的灵魂。
第十七段:我们应该爱惜树!

问题一:
因为每个城市所在的地理位置和每个城市的气温等情况不一样,能够养活的树也是不一样的,其余的建筑、商品等每个城市都有一模一样的,所以只有树,才能让这个城市更加具有风味。

问题二:
因为这样可以更加突出树在城市中的重要作用,原本各具风韵的城市,已经变成了“克隆”兄弟,那么多一模一样的建筑物,会使你不知道自己在哪里,而通过树,便可以得知这是一座什么城市,起了衬托和为后文埋下伏笔的作用。

作者为什么把树称为“城市的标识”?
因为每个城市所在的地理位置和每个城市的气温等情况不一样,能够养活的树也是不一样的,其余的建筑、商品等每个城市都有一模一样的,所以只有树,才能让这个城市更加具有风味。
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城市的雷同?
对比衬托树木作为城市标识的特点,为呼吁人们珍惜人类的自然生态环境作出情感上的铺垫。

1.作者为什么把树称为“城市的标识”?
因为只有树才是每个城市独树一帜的风景,而大楼和街道都大同小异、一模一样。
2.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城市的雷同?
对比衬托树木作为城市标识的特点,为呼吁人们珍惜人类的自然生态环境作出情感上的铺垫。

张抗抗(1950年7月3日-),原名张抗美,中国女作家,出生于杭州,祖籍广东新会杜阮镇长乔。她于1975年便完成了反映知青题材的长篇小说《分界线》,1979年以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