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成长的烦恼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7:38:29
回答简略

毛泽东从六岁起就做一些家务和农活,如拔草、放牛、拾粪、砍 柴,识字后也帮父亲记帐。特别是十四到十五岁大约两年的时间内,他成天在地里跟家中雇 的长工一同干活。在这段时间里,毛泽东对父亲的严厉感受很深,后来回忆说,“他是一个 严格的监工,看不得我闲着,如果没有帐要记,就叫我去做农活。他性情暴躁,常常打我和 两个弟弟”,“他的严厉态度大概对我也有好处,这使我干活非常勤快,使我仔细记帐,免 得他有把柄来批评我。”于是,犁、耙、栽、割,全套农活,他都样样在行。还常常跟长 工争胜,抢重活干,养成了山区农家子弟的本色:吃苦耐劳,勤快朴实,不怕艰难,对农民 的疾苦也体会很深。

毛顺生期望儿子将来成为同他一样生财有道的精明的人。一旦发现儿子的行为不合自己 的准则,便用高压手段来管教,父子冲突就不可避免。对毛泽东来说,却促成了他最初的反 抗心理。

一九○六年的冬至这一天,毛顺生设酒席宴请生意场上的朋友,吩咐十三岁的毛泽东帮 着招待客人。毛泽东不愿意做这些事,父亲生气了,就骂他懒而无用,为子不孝。他当着客 人反驳道:“父慈子孝”,只有“父慈”才能“子孝”。毛顺生更加生气,举手就要追打。 他便跑到家门前的一口池塘边,声称父亲再要逼近,就跳下水去。在母亲的调解下,一场风 波才和平解决。从此,毛泽东悟出一个直观的道理:在压力下如果温顺示弱,反会遭受更多 的打骂,只有用坚决反抗的办法,才能保护自己。

毛泽东对父亲最大的“不孝”,大概要算默默的抗婚了。十四岁那年,毛顺生给他包办 娶了个十八岁的媳妇罗氏,实际上是为家里添个劳力。毛泽东始终不承认这桩婚事,从未和 她同居。父亲也无可奈何,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毛罗氏”作为毛泽东的原配妻子写进毛氏 家谱。

sikao

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