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新精神分析学派兴起的根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3:20:59
速度啊!!!

新精神分析 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从精神分析运动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也称精神分析文化派或社会学派。
30年代,经济危机席卷资本主义国家,加上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精神神经病率大大增高。患者的病因反映了当时社会上种种复杂因素。一些从西欧,特别是从德国移居美国的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理论家,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医疗实践和理论探讨中,开始背离了正统的精神分析路线。他们反对S.弗洛伊德学说中的本能论,抛弃了里比多(即性力)的概念和人格结构说,把文化、社会条件和人际关系等因素提到了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和治疗原则的首位,逐渐形成了新精神分析派。这一派的主要代表有H.S.沙利文、K.霍妮、E.弗罗姆等人。G.墨菲在其《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1972)一书中指出:“现代某些最有权威的精神分析著作家如霍妮、沙利文和弗罗姆等,经过普遍的同意,已被逐出弗洛伊德的体系,而另一些人特别是E.克里斯、P.格里纳克、D.拉帕波特和E.埃里克森则已一致被认为是‘圈内的’而不是‘圈外的’。”
新精神分析并不是一个紧密而统一的派别,即以上述三人而论,他们不但在理论上各有偏重,而且也很不团结。
沙利文强调的是人这个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的人际关系。他认为人格不是别的,乃是一个人在以一定文化为背景的人际关系中一种日趋完善的相对持久的模型或完形。他为了与带有先天性驱力的自我概念相区别,提出了动能一词,包括在自我系统中的各种动能和次动能代表着心理过程的相对持久模型。个人从童年起,在涉及自身生存的时刻,动能就加紧活动,执行着防御机制的功能,缓解情绪上的困难,防止焦虑的产生。沙利文很重视人格发展中的认知过程,即不同年龄儿童在文化环境中习得的应付各种符号化的实际能力,区分出几种经验模式,并特别强调语言的共同有效性在人格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沙利文认为一个人在童年的人际关系中,如果经常遇到成人的不赞许或谴责,就会因其生理需要和安全受到社会环境的压力而产生焦虑,严重的焦虑可以导致精神分裂而产生精神神经病。他还主张在治疗精神神经病时,分析者应创造一种自己积极参与其中的双边情境,尊重患者,设法恢复患者的潜意识中人际关系的安全感。沙利文企图将精神病学与其他各种学科构成一种知识统一体。他的理论反映了美国现代实证论和实用主义的哲学思潮,也表现了美国当时心理学中的折衷主义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