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没动力,感觉心态不是很好,浮躁,怎么办办,92天就高考了,各位帮忙,怎么获得动力?跪求!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08:30:26

高三学生由于渴望升入理想的大学,急于提高成绩,常常是急于求成,一味地求多、求快,使得心理负荷不断加大。然而,当现实和愿望产生矛盾的时候,便产生焦虑、浮躁的心理情绪。一旦产生了这种情绪,常常失眠、厌食,学习不能深入,安不下心来,需要长时间调整。

这种心理在成绩中等的学生当中,表现得特别突出。他们被考试所左右,随着成绩的波动,学习时紧时松,影响了学习效率。加之知识基础不扎实,学习方法不恰当,成绩忽高忽低,从而导致思想不稳定。随着高考的迫近,此种消极情绪越来越严重,自感考大学艰难,前途迷茫。

有此心理的同学,可采取以下具体措施,缓解焦躁情绪:

1.目标激励。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奋斗目标,将其作为行为的约束力和学习持久的动力。因为明确学习目标,不仅能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而且能不断激励自己奋发向上。

2.培养自己的信心。自信心是取得成功的保证,积极地开发潜能,相信自己能够成功,才是复习迎考取得佳绩的强大内因,也是产生前进动力的根本保证。只有这样,才能面对高考,迎接挑战,无所畏惧。

3.稳定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疏导心理,科学减压。最好的办法就是一方面多与父母及自己的亲友沟通,让他们了解你的想法和困惑,让他们多关心、支持你,成为你高考的坚强后盾;另一方面经常找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谈心,通过与班主任的谈话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成绩观、人生观,为自己的顺利迎考铺平道路。

4.树立“平常”的心态。平常心态是正常发挥自身水平的重要保证。优秀学生总是很沉稳,不起火,不冒烟,专心学习,关键就是他们有一颗平常心。自己以平常心态对待高考,“每逢大事有静气”、“心贵处于平常”,要用平常心态去从容备考。

5.做学习的主人,提高学习效率。最好的办法是结合现实状态,根据自己的时间资源、学校每日课程设置、自己各科的学习状况等诸多因素,拟订合理可行的学习计划,制订科学的方案,减少盲目性,避免跟着感觉走,以使学习有条不紊,忙而不乱,有利于克服不良心态。

6.要学会与同学合作。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学科成绩等有目的地找合适的同学,相互帮助,共同学习提高。

同时,应该多参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