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中政治选修5的总结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8:44:10
选修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正确理解意识的能动性。
①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意识的能动作用还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思想和理论通过人们的实践,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9.正确理解“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①既然人类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取得成功,达到预期的目的,那就说明原有的认识符合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规律,证明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②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又总是在扩展、在加深(人的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是无限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③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不等于人们的意识都是一样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不等于说每个人的意识随时随地都是正确的。人们对于同一个客观事物进行思考,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
④意识存在着差异性——人们对同一事物可能有不同的反映。其原因有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客观方面的原因,最根本的是指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度与深度的制约。主观方面的原因:第一,立场不同。人们的利益立足点不同,阶级立场不同,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就会不同。人们的利益立足点不同,阶级立场不同,对同一客观事实的评论也会不同。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是我们获得正确认识的基本前提,是我们应当永远坚持的立足点。第二,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认识客观事物。第三,知识构成不同。一个人原有知识正确与否,极大地影响着他对新的认识对象的理解。
只要我们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不断充实我们的科学知识,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正确认识世界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总之,人们能否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主观因素上讲,关键就在于能否坚持从实际出发,能否使主观符合客观。
10.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