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大家都缺钱,政府适量造些钱发给企业和老百姓不就刺激内需了?为什么这样做不行呢?不明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9:39:01
经济危机大家都缺钱,那么政府适量造钱发给企业和个人不就增加信心刺激内需了?况且为什么还要发行国债增加赤字啊,直接造钱不就得了,只要不通货膨胀就行。为什么这样不可以呢?还有经济危机的时候,企业都困难缺钱,老百姓也没钱,那么根据物质守衡,不禁要问钱都到哪里去了呀?请术解惑!谢谢

首先,100块的纸币本身只值5块钱,也就是说他是拿5块的成本造出来的,他的贬值空间是很大的。纸币多了自然要贬值,就像某种商品生产的过多了,供过于求,这种商品的价格就要便宜,甚至亏本都要卖。消费者就是纸币这种商品的拥有着。
第二,就算纸币不贬值,大家都每人发100块,不同家庭用途是不一样的,就比如,给比尔盖茨100万,他会觉得对他的生活影响不大,有可能因为没有用处而存到银行里,因为他该买的东西早就买了;但是如果给个年收入在4~5万的普通家庭100万的话,肯定先买房,有房的就买车。所以发一样的钱用途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为什么,国家总提“三农问题”,总是家电下乡,摩托下乡,农业补贴,给生活困难的人补助。
国家还有好多手段提高社会中的纸币量,并不一定要让印钞机狂转,那是最后的选择。
企业困难缺钱,是因为商品卖不出去,老百姓的钱可以分成两类:因为企业效益不好,开的工资少;或者有钱都在银行里存着,因为他们的生活必须品已经买的差不多了,没有必要花钱。企业生产挣来的钱,一部分更新了生产设备,一部分给工人开了工资,一部分进了资本家的手里。工人没钱花,资本家不需要怎么花,所以,所谓的“缺”的那部分钱,并没有缺,主要是集中在有钱人或者说存款多的人手里了

在市场上流通的纸币多少要看 这个国家生产力发展了多少。

我们国家13亿人,每人发10块钱也要130亿,可不是小数目。如果给老百姓钱发少了没啥用,你会因为多10块钱多买东西吗,如果钱发多了又势必要通货膨胀,而且通货膨胀是连锁的反应,并不是暂时的贬值那么简单,它会导致公众对通胀的预期并导致新一轮的通胀。所以并不是你说控制不通胀就不通胀的。德国有一次通胀很严重,老百姓宁可用100元纸币擦屁股而不是用草纸。
至于第二个问题,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的钱并不都是有形的,除了实体经济以外还有虚拟经济,如果你学过货币银行学你就会知道,100元的纸币经过银行的不断借贷可以变成1000元来使用(准备金率为10%),再加上信用卡等等这样的数字交易方式,虚拟经济(也就是看不见的钱)要比实体经济大得多!!但是当经济出现问题,比如信贷业危机,你不能用信用卡了,虚拟的钱自然就萎缩了。

钱的发行量是和生产总值保持一致的,在发生经济危机时,是要靠增加钱的流动性,来加大货币总量!
银行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