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为什么不叫《冬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1:34:59
既然包括四季,为什么非要用春秋呢

在冷兵器时代,冬天寒冷和夏天的播种,都不利于战争(天气是制约古代战争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如果你仔细查的话,大的战争很少发生在冬季。而古代的农业税收是其财政的主要来源,所以播种是一项非常重大的事情,统治者一般不会在这个时期发动战争)。春季和秋季是战争的最佳时期(古代的士兵一般在冬季进行修养,所以到了春季便兵强马壮而秋季则是收获的季节,粮草充备)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实际上和一个中等诸侯国地位相近。各国之间互相攻伐,战争持续不断,小国被吞并。各国内部,卿大夫势力强大,动乱时有发生,弑君现象屡见不鲜。因为是一本史书,那么“春秋”可以理解为记录战争,因为这段时期的历史及其动乱,战争频繁。

①春季和秋季,通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泛指岁月和光阴。
②泛指历史:甘洒热血写春秋。
③时代名。因鲁国编年史《春秋》得名。一般指前770年~前476年这个时期。
④儒家经典之一。编年体春秋史。相传由孔子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记载自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史事,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⑤古代史书的通称

春天是播种季节,秋天是收获季节,春季和秋季也就通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泛指岁月、历史。

正如“东西”一样,在五行八卦中,东代表木,西代表金,而南代表火,北代表水,木和金是人随手可以拿的,但是火和水是人们徒手拿不到的,买南北等于是自取灭亡,所以从古至今,人们就说买东西。

孔子喜欢呗

为什么非要用春秋呢,这是因为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可称为《春夏秋冬》(没有正式的名字),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将鲁国的历史资料汇编成册,成为《春秋》的修订版。后代学者、大家不停的完善、注释《春秋》,如大家熟悉的《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谷梁喜《春秋谷梁传》,使春秋说法约定俗成,因此包括四季,但非要用春秋

3楼的回答经典!
说老实话,我也不知道答案,LZ何必钻牛角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