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用人方式对今有何启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4:32:32
请给出一些建议!

一是武则天重视科举,大开志科。有一次策试制科举人时,他亲临考场,主持考试。二是当时进士科和制科考试主要都是考策问,也就是申论。文章的好坏是录取的主要标准。三是武则天用人不看门第,不问你是否是高级官吏的子孙,而是看你是否有政治才能。因此特别注意从科举出身者中间选拔高级官吏。科举出身做到高级官吏的越来越多。这就大大刺激了诗人参加客居的积极性,更刺激了一般人读书学习的热情。这就是沈既济所说的“浸已成风”。开元、天宝年间“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社会风气,就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的。正是文化的普及,推动了文化的全面发展。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崔融、李乔都是这个时期涌现出来的。雕塑、绘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唯亲适用,为了稳固江山,唯才是用为了国家繁荣,拥护者用,反对者逐,虽说这不是一个什么多得人心的措施,可是出于高高在上的她也是不得不如此,毕竟第一个女皇帝不好当啊!现今做的应该是唯真是用,虚伪的东西太多,使得老百姓都不相信政府了,这是很悬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