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是谁,怎样的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1:32:23
竹林七贤

嵇康(223——262年或者224——263年)
  嵇康,字叔夜,本姓奚,谯国铚县(今安徽濉溪)人。“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三国时魏末诗人与音乐家,玄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嵇康从小喜爱音乐,有极高的音乐天赋。《晋书.嵇康传》云:嵇康“学不师授,博览无不该通”,他精于笛,妙于琴,善于音律。他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是中国古代一组著名琴曲,与东汉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隋炀帝曾把弹奏“九弄”作为取士的条件之一,足见其影响之大、成就之高。而《广陵散》更是成为我国十大古琴曲之一。他的《声无哀乐论》、《难自然好学论》、《太师箴》、《明胆论》、《释私论》、《养生论》千秋相传。
  据说古琴曲《孤馆遇神》和《广陵散》为嵇康所传,但其来历却一直是个千古之迷。
  最近陕西潼关隋朝皇家大墓中出土文物中有葛洪遗书,对《广陵散》的出处有说法。
  《嵇中散孤馆遇神》 东晋 葛洪
  “纪年曰:东海外有山曰天台,有登天之梯,有登仙之台,羽人所居。天台者,神鳌背负之山也,浮游海内,不纪经年。惟女娲斩鳌足而立四极,见仙山无着,乃移于琅琊之滨。后河上公丈人者登山悟道,授徒升仙,仙道始播焉。
  有嵇康者,师黄老,尚玄学,精于笛,妙于琴,善音律,好仙神。是年尝游天台,观东海日出,赏仙山胜景,访太公故地,瞻仙祖遗踪,见安期先生石屋尚在,河上公坐痕犹存。至女巫之墓,墓与屋相连,人与鬼同居,乃叹曰:“阴阳两界,实一墙之隔耳”。遂夜宿仙台,见月光泻泻,清风徐徐,碧波荡荡,仙岛渺渺,天台巍巍,星汉迢迢。赞曰:大美不言,真人间仙境也!忽闻谷中琴声幽幽,玄乐绵绵。寻声觅去,至一茅舍。屏息静听,恐乱仙音也。曲终,一清丽女子开门曰:“先生光临寒舍,不胜荣幸。请入内稍坐”。康喜遇知音,欣然入室。备茶对坐,方知是谷中女巫。虽人鬼殊途,竟一见如故,彻夜长谈。或论天地自然生死轮回之法,或证诗词音律琴棋书画之妙。谈至兴浓,康曰“敢问神女所弹何曲?”神巫曰:“情之所至,信手而弹耳,无名之曲”。康请教再三,始授之,今《孤馆遇神》是也。神巫曰:“见先生爱琴,吾另有《广陵散》相赠。此乃天籁之音,曲中丈夫也,不可轻传”。康问“何人所为?”对曰:“广陵子是也。昔与聂政山中习琴,形同骨肉也”。康恍然大悟,恭请神女赐之,习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