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峰的《维以不永伤》的故事梗概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3:06:53

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却分了四部,作者是要显示自己多样的叙事结构和写作手法,带给读者不同体验的同时,也展示了多样、深层的人生。
第一部从起命案开始展开调查,虽然最后得以了解(有人自首)却没有明确的结果,存在很多疑点,还看不出来到底那些人是什么关系到底谁是凶手。
第二部,主要跟命案的替罪羊有关,当事者一心求死,为履行自己义务的妻子来回奔波试图挽救丈夫。
第三部,从各个人,各个角度叙述小说所涉及的角色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和心理。对案情的理解很有帮助。
第四部,我觉得是这部小说最有价值的一部,因为和爱情有关。
总之,因为一个女孩的死,女孩周围的人,此命案牵扯到的人,甚至作者自己写作的初衷。。。大家各怀心事,各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小说里用一种杂乱的思路慢慢讲述,比较震憾,还是值得一看的。

“题目借取于《诗经·卷耳》,原意是那些行军在外的男人只能依靠饮酒来摆脱思念亲人的痛苦。到了这本书里意思变为:只有把这件事写下来,才不至于永远地伤怀。十几个不同性格的人物依次走进小说之中,前后跨度为三十余年,或许还会再久一些。显然一桩命案的发生使第二十年成为本书时间的核心。整部长篇被肢解为五个不同文体的中篇。这样写可以由您所好来选择翻开此书先读哪一部。如果您对情节性强的故事感兴趣,小说的第四部将向您讲述三种让人心酸的爱情;结构纷杂叙述转换稍显频繁的第三部会给您带来领悟小说技巧和体验阅读快感的乐趣;要是您更偏爱侦探小说,当然可以先去阅读第二部的一至十;第二部的1—10应该会给您一种伦理道德上的震撼;然而首先阅读第一部则基于一个不可剥夺的理由,因为这是您了解《维以不永伤》全貌的入口。”
在80后作者中,蒋峰绝对是个“异数”。其传奇性的经历,对外国小说的痴迷阅读,铸就蒋峰小说的独特魅力。写出最出色的华语小说是蒋峰的志向。《维以不永伤》是他20岁完成的作品,是他献给大家的最好礼物,充满了人文关怀,充分体现了他的艺术追求,是80后作者作品中少有的重磅之作。
“希望是这样的,——我们总是抱着美好的愿望,有时甚至是奢望——随着这本书的出版,我们会在伤痛的同时找到这些伤口。然后我们小心翼翼地,试着去愈合。”
维以不永伤出处《诗经·周南·卷耳》,全诗及注释如下: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