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侵略却不烧掉成熟的稻子,反而留给了敌人,为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22:27:53
如题,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城被敌人攻打,城外的稻子熟了,人们都建议城守烧了,或者是让全城的人都是抢收,不管这稻子是不是他的,总之不能不留给敌人,可是城守确没有这么做,结果敌人来了,收割了稻子,大家都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那些稻子即使被敌人拿了也不会有什么特别重大的后果,而如果让城里的人收割了,那么影响的将是人们的思想,,,我也没说清楚,反正是这个意思,,谁能告诉我详细的经过,这么做的理由,时间人物地点对话什么的,不胜感激
这是冯梦龙 智囊 里的一个故事

动员全城收稻子,那是多大的动静,这给城里的人会造成什么样的想法?守将会作出这样的决断是因为,在粮草和装备上都与敌方大致相等,想要打胜仗,要的就是信心,要的就是士气。守将作出不收稻子的决断,向城里的人透露的信息就是——那些稻子我无所谓,少了那些稻子我一样也能打赢。这是真正的大智大勇,在人心上获得的成效,比起稻子上的损失,稻子上的损失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看不明白,按理说应该抢收粮食才对,三国演义上诸葛亮为了抢收粮食还专门用计策了呢,没道理啊……和楼主一起等答案ING

动员全城收稻子,那是多大的动静,这给城里的人会造成什么样的想法?守将会作出这样的决断是因为,在粮草和装备上都与敌方大致相等,想要打胜仗,要的就是信心

如果让城里的人收割,没有种稻子(原故事为小麦)的人也会趁乱收割,而不劳而获,从此,没有种小麦的人就会经常希望敌人来围城.

不老而获 破釜沉舟~

我只听说过只有兵家能让百姓安居乐业,没有听说过利用百姓的物质来满足士兵。这跟抢没两样。宁可饿死也不吃无名之粮,冻僵更不穿盗来之衣。兵家皆识。这种兵往往具有战斗力,以一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