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庸 萤窗小语有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21:27:33

我的理解是温暖的简短的话
这本书的序就说了
这本书的内容是作者平日的一些感悟,有些甚至是做公共汽车时想到的,然后记在小本上回家写出来

内容基本是一些励志的东西,好像黑夜中看到一扇窗,窗口发出淡淡的光芒,很温暖人心的感觉。这样

萤窗小语解析
就拿他的《萤窗小语》来说,光看书名,就知道这十足是刘墉式的书写———教你如何温馨的处世,如何积极地励志。从道理上说,这种公共性人生的,成功的经验和道理,如果兑换成个人感性的直白式的书写,容易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刘墉深谙此理,而这也是当下浮躁社会阅读背景下读者所需要的,对青少年来说,尤其如此。
刘墉认为自己一直在超越自己。这显然只说对了一半。是的,在个人奋斗中,作为一个9岁丧父,13岁家中失火,17岁又因肺病而休学的少年来说,要走到大型美展的舞台,要成为一个出色的艺术家、作家,这中间,显然有过痛苦,有过孤独,有过大追求。但作为作家的刘墉,他写作了这么多年,能给读者的还依然只是这些东西。写作上刘墉没有超越自己。如果如他所说,这一次立志用一个半月的时间来宣传新书也算是一种超越自己的话,那我就不明白了———生活方式的超越和写作方式的超越岂能混为一谈?
刘墉是从画画起家的,但画画未能给他带来巨大的声誉。于是改道写作。台湾办出版社容易,刘墉干脆自产自销,早期的书多由其公司出版,再加上其出色的营销推广,不出几年,刘墉的书就上了台湾畅销书榜。一个台湾作家要走出台湾,走向全国要用多长时间?刘墉和琼瑶一样,也是一个奇迹。从10年前的《萤窗小语》算起,10多年来光在祖国大陆刘墉就出版了70余种图书,销售量据保守估计突破了400万册,这当然还不包括无法统计的盗版数目。这么多书,读者从中读出来的,都是一些生活,一些人情,一些道理,都是一些重复的东西。只是因为现在的刘墉成了一个图书品牌,他的书稿书商要抢,上市新书读者更是趋之若鹜。
在我的印象中,刘墉是一个很高调的作家。他似乎很乐意宣传自己,也因此在许多新书签售当中,我们总能寻觅到刘墉的身影。去年为宣传新作《靠自己去成功》,刘墉来到了北京。那次我正好在北京图书大厦买书,想到亲戚女儿想得到刘墉书的心愿,于是也挤到读者中间,为她买了一本刘墉的签名本。那次我真正领教了刘墉的号召力,一个多小时下来,我估计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