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惊蛰 有传说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10:52:41
有什么 关于 惊蛰的 传说么????

青蛙、蛇、蚯蚓等许多动物,一到冬天,便进入冬眠状态,这便是“入蛰” 到了转年农历二月前后,天气回暖,一些昆虫陆续结束冬眠状态,开始出来活动,似乎是被高照的春阳或震耳的春雷从睡梦中惊醒了一般,因此这个节令名曰“惊蛰”。传说中的龙是在蛇、蚯蚓等的基础上我们的祖先想像加工出来的。因而人们又管蛇叫“小龙”。二月二日前后,蛇、蚯蚓等结束冬眠、开始活动,故曰“二月二,龙抬头”。 那么,为什么不“二月一”或“二月三”呢?专家解释说,这是和我们民俗中喜欢双数有关,如五月五吃粽子、七月七鹊桥会。二月二正为双数,因此人们取名为二月二龙抬头。至于抬头的为何是龙,又为何只与“二月二”有关,说法和故事就多了。民间认为,龙系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二月二”则是龙欲升天开始活动的日子。“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龙抬头,意味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很久以前陕西关中地区大旱,田干地裂,连续几年连个雨点也没有落下,人们眼睁睁地希望老天爷下雨。住在临潼骊山马额塬小山村的一个叫水生的青年人,决心为民寻水。当他知道玉皇大帝已经命东海龙王的孙子去播雨,但这条小龙却窜入龙河,将播雨一事忘记了时,非常着急。因此他历尽千辛万苦,在龙河附近获取降龙木,搅混了龙河水,制伏了小龙,促使小龙出水抬头。刹那间,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倾盆大雨哗啦哗啦下个不停。所有乡民全都感谢水生为民除掉了旱魔。为了纪念这“龙抬头”的日子,人们共同约定每年二月初二那天要焚香祭祀龙神,祈求龙按时抬头降雨;与此同时还规定这一天女子一定要停止手中的针线活,以免刺伤龙的眼睛,天亮以前不可以到江河挑水,避免碰伤龙神。清代《燕京岁时记》中说:“二月二日……今人叫做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吃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眼也”由此可见这种民俗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