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上的太上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9:18:16
我想问一下,中国历代有多少自愿退位,称太上皇的老皇帝?(必须是自愿的,如果没有就说没有,追封不算,必须自己活着时自封的。)像弘历那样的皇帝,怕超过康熙,自愿退出,掌握实际权力的也算,没实力退休的也算,但必须不是逼退的。

还有一位赵武灵王。当然他不算皇帝。有临阵脱逃、推卸责任的宋徽宗,杀害岳飞的宋高宗赵构。

看看这个~非常全
http://bbs.news.163.com/bbs/topic/123157855.html
有李渊、李旦、李隆基、赵佶、赵构、赵慎、朱祁镇和乾隆。

李世民的爹,李渊 尧,舜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追尊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但这不过是有太上皇称号的开始;真正做了太上皇的,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位。
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败项羽,建立汉朝,做了皇帝。每当朝会,皇帝一到,百官山呼,依次奉贺。在起兵前只做过亭长(管理十里地方的小官)的刘邦,此时也摆起了天下至尊的架子。不过,有一件事却有损他的皇帝尊严。那就是碍于封建的孝道,刘邦在家中对自己的父亲刘太公,“五日一朝(看望)”,而且要拜见,“如家人父子礼”。太公的管家觉得不妥,对太公说:现在皇帝虽然是您的儿子,但却是天下万民之主;您尽管是皇帝的父亲,可也还是个臣子,怎么能让皇帝拜见臣子呢?这样下去,皇帝就失去了权威。太公认为这话不错,等到刘邦再来看望时,就恭敬地拿着扫帚站到门口,又向后倒退,好像奴仆迎接主人。刘邦见状吃了一惊,急忙搀扶太公。太公于是把管家讲的道理说了一遍。刘邦听了自然高兴,便重赏管家,尊太公为太上皇。
公元626年,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伏兵 玄武门,把入朝途中的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一齐杀掉。这时的李渊正在皇宫的内湖上泛 舟嬉戏,突然一群兵士拥至跟前,声称奉秦王之命为皇父护驾。李渊得知两子被杀,惊慌莫 名。刚刚坐了九年皇位,皇帝瘾还没有过够,但他深知朝廷局势已为次子控制,迫不得已, 只好下诏退位,宣布由李世民承继大统。李世民既想做皇帝,又不愿背上逼宫篡位的千古恶 名,于是他的谋士们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尊奉皇父为“太上皇”,以保全皇父的体面。
?公元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杀掉毒死唐中宗李显的韦后,拥立父亲李旦即位,是 为唐睿宗。睿宗知道自己的皇位是儿子为自己争得的,三年后便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