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族民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4:08:58
不要皖南,北京,蒙古包,土家族的,用文字介绍,要简短。

土家吊脚楼:这种楼房虽然只有二三层高,但它“吊”在水面和山腰,好象空中楼阁,建造并不容易。建在水边的吊脚楼,伸出两只长长的前“脚”,深深地插在江水里,与搭在河岸上的另一边墙基共同支撑起一栋栋楼房;在山腰上,吊脚楼的前两只“脚”则稳稳地顶在低处,与另一边的墙基共同把楼房支撑平衡。也有一些建在平地上的吊脚楼,那是由几根长短一样的木桩把楼房从地面上支撑起来的。据湖南地方志记载,吊脚楼的这种构造最早是为了防避毒蛇猛兽的侵扰。

蒙古包:它用柳条排编构筑再和泥覆盖,里间打上木地板,架起火炉来,室内十分暖和。它具有制作简便、易于组装、抵御风寒等特点。

北京四合院:里面的建筑布局,在封建宗法礼教的支配下,按着南北中轴线对称地布置房屋和院落。 四合院中除大门与外界向通之外,一般都不对外开窗户,即使开窗户也只有南房为了采光,在南墙上离地很高的地方开小窗。因此,只要关上大门,四合院内便形成一个封闭式的小环境。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178726.htm
好多,自己看

皖南:宏大壮观,功能齐全,几十户住一起,注重和谐、统一。蒙古:独立家居,防风保暖防野兽,可拆移。土家:木质结构,适合山村凹凸地面,防潮,漂亮

哈萨克毡房
哈萨克的毡房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房高一般在三米左右,占地面积二三十平方米。四周是环形的毡墙,上面是圆形的屋顶。毡房的骨架是戈壁滩上的红柳木做的,外围的墙篱是用芨芨草编的;横竖交错成菱形的围墙也是用红柳木做的,连接的材料是牛皮绳和牛筋;门框和门用松木制作。除此以外,要用大量的毡子和毛绳,整个毡房不用一枚钉子。牧区的哈萨克一年要搬十几次家,除冬季外,其它三季都住毡房,这种毡房具有便于携带、坚固和轻便等优点,拆卸和安装容易,一般两个多小时即可“盖”起来,很受牧民欢迎。
房屋大小根据房墙的多少来定。一般的毡房多用六块毡墙。每块房墙宽约2—3米,高约1.7—2米;如果人口多,经济条件好,可建造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