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时候为什么不做幕友或商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9:20:10
帮忙一下~

(1)“自己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
“幕友”是指“吏”。即“绍兴师爷”。“吏”与“商人”都要有文化,也要经过专门的“学习,不然没有前途。所以说“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2)鲁迅是民主革命的参加者,为了革命他从杭州到绍兴,又因为“秋瑾案”的影响又第二次出走,表现出锲而不舍的革命精神。

鲁迅童年时期曾经接受过很正规的传统文化教育,家道衰落以后,被迫要选择谋生的出路。尽管那时清政府还是用科举取士,祖父也一心指望他读书应考,将来中举光宗耀祖。

但鲁迅却不愿意坐等科考,也不愿意走当时绍兴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路──当师爷或商人。由于清末洋务派兴办的一些军事学堂不收学费,还每月给予津贴,鲁迅便作出了去南京投考江南水师学堂的决定。

这固然主要是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但从“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的表白中,却也完全可以见出鲁迅少年时代的信念与性格。他既不愿意作依附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师爷,也不愿意作惟利是图的商人,毅然走上了出外求学的人生道路。

没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