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检验硫酸根离子时最后加入稀硝酸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7:45:20
在检验硫酸根溶液时,一般都加入氯化钡,会生成白色沉淀。但最后为什么还要加入稀硫酸呢?到得是什么原理。(或者是区分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溶液时)
请回答一下
谢谢了

因为若溶液中含有碳酸根,则加入氯化钡后也会产生白色沉淀,现象相同。
最后加入稀硝酸,则可区分出碳酸根和硫酸根
原理如下:
碳酸根遇稀硝酸会产生无色气体(二氧化碳);而硫酸根遇稀硝酸无明显变化

目的就是为了排除碳酸根的干扰,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的沉淀物质,最后加入稀硫酸若沉淀未溶解说明原来溶液中存在硫酸根。

这个方法是错的
检验硫酸根溶液的时候 是先加入盐酸 再加氯化钡
原因:先加入盐酸是为了确定溶液有无亚硫酸根 碳酸根 和银离子
如果不排除的话 后来加的氯化钡会和以上三种离子产生沉淀 无法确定是否是硫酸根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的沉淀 (这几种沉淀都是白色的 不好区分)

这方法错了吧。加入稀硝酸若是亚硫酸贝存在的话。也不会溶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