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模式比较研究的论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8:33:00
大学的毕业论文
哪些网站可以查到也可以。谢谢大家了。
财务欺诈及其防范研究的论文也可以

美国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更为偏重财务会计和外部报告, 而德国则相反, 它历来重视企业成本管理, 严谨的德国人的品行融入企业管理实务中, 因此美国成本管理将会从德国体系成本管理实务中有所受益, 这也是管理会计师协会①( 简称IMA) 关注德国成本管理发展的动因之一。管理会计师协会( IMA) 对德国成本会计( GPK, 也即“标准弹性成本核算”) 的关注始于美国管理会计2003 年度调查结果的发布, 该项调查由IMA 和Ernst & Young 共同发起, 结果显示尽管成本会计符合管制报告编制的需要, 美国CFOs 依然对其不满。IMA 感到有必要进一步考察颇受应用者欢迎的GPK 制度。GPK 是一种直接或变动成本核算制度, 广泛应用于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 使用GPK 的企业都会在成本性态、可追溯性、决策相关性和成本期间计量等方面付诸相当的精力。根据IMA的委托, Paul Sharman②于2003 年参观了欧洲国家的许多企业, 考察GPK 的使用并探讨了未来GPK 研究的机遇。在此基础上, IMA又通过应用研究基金③( FAR) 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以进一步深入了解GPK 的使用及其在美国推行的可行性。

一、德国成本会计的特征

Krumwiede 实地考察了德语系企业的成本核算实践之后, 总结出GPK 特征( Krumwiede, 2005) :

( 一) 大量的成本中心德语系企业资源成本中心的数目远远大于美国使用的间接费用成本库, 从8 到20000 个资源成本中心不等, 大部分是400 到2000 个, 而典型的美国企业基本是一个或几个部门成本库。

( 二) 识别更多的成本特征借助SAP 等软件系统, 德语系企业一般能比美国企业识别出更多成本及成本中心特征。

( 三) 细化成本性态GPK 的主要特征就是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分离。基于详细的基础数据资料, 德国企业比美国企业更有可能分离这些成本, 但是一些德国企业在成本中心内部不分离固定和变动成本, 实行简化的GPK。

二、德国成本会计的优势

德语系国家在成本核算实务方面远远领先于美国, 调查结果显示, 与美国普遍不满于成本核算现状相反, 这些德语系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