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阅读理解怎么作,有技巧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2:18:44

没有技巧,只是有规律可循。
阅读——在中国的古文字中,读与籀是两字互训的,通而能释其义,《说文解字》中说读,籀书也,籀,读书也。即通过通过看和诵意义上的读而达到对读物含义的理解。但是把阅读作为一个复杂的过程,用科学的语言来描述它,分析它,揭示它的实质,这还是伴随着心理学,语言学,符号学等科学的兴起而开始的,这些研究深入地探讨了看的实际过程,用精密的仪器加以测定,同时从根本上对意义,含意理解等,国内对阅读看法与国外不一样《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这样解释: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言语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另一种认为:阅读是以了解文字意义为中心的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
下面说一说阅读的一般构成:
1.认读能力——意味着全面掌握字的形,音,义。就汉语而言,绝大部分汉字都有意义的,它们不仅记录语音和符号,也是构成词的要素,其中不少字的本身就是一个词。字义理解得越全面,越透彻,这种控制能力就越大,认读能力就越强。
2.理解能力——真正的阅读是从理解开始的,从理解字词句到段落,层次,全文,从理解表层的内容和形式,到深层次的意蕴和结构,从理解作者的观点,意图,到理解人生社会,自然界。
3.鉴赏能力——体现为一种对美的发现能力。
4.探索能力——就是要从文章中跳出来。
其次是:阅读能力深层次结构:
1,知识背景。
2,思维能力。
3,阅读实践。
第三:词语和句字的分析理解。
一是词语理解,有三重意义:
A,字面意义,是指词语通常的含义。
B,语境意义,是指词语在语句中所具有的特定意义。
C,情意意义,是指词语在特定的文章情境中所包含的特定意义。
二是句子理解。
第四是课文分析:
A,理解课文内容。
a,理解课文的题目。
b,理解课文的内容。

先读题,一次读两道,划重点,回原文找,在文章中按顺序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