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斯克吕格是个人名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16:32:48

高斯-克吕格投影

  由于这个投影是由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高斯于19 世纪20 年代拟定,后经德国大地测量学家克吕格于1912 年对投影公式加以补充,故称为高斯-克吕格投影。
  即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假想用一个圆柱横切于地球椭球体的某一经线上,这条与圆柱面相切的经线,称中央经线。以中央经线为投影的对称轴,将东西各3°或1°30′的两条子午线所夹经差6°或3°的带状地区按数学法则、投影法则投影到圆柱面上,再展开成平面,即高斯-克吕格投影,简称高斯投影。这个狭长的带状的经纬线网叫做高斯-克吕格投影带。
  这种投影,将中央经线投影为直线,其长度没有变形,与球面实际长度相等,其余经线为向极点收敛的弧线,距中央经线愈远,变形愈大。随远离中央经线,面积变形也愈大。若采用分带投影的方法,可使投影边缘的变形不致过大。我国各种大、中比例尺地形图采用了不同的高斯-克吕格投影带。其中大于1∶1万的地形图采用3°带;1∶2.5万至1∶50万的地形图采用6°带。

  高斯—克吕格坐标
  高斯—克吕格坐标是适用于高斯—克吕格投影的一种直角坐标系统。按经差6°分带单独投影,故各带坐标也成独立系统。在投影带中,以中央经线为纵轴(x),赤道为横轴(y),两轴交点为原点。纵坐标以赤道为零起算,赤道以北为正,以南为负。中国位于北半球,纵坐标均为正值。横坐标以分度带的中央经线为零起算,中央经线以东为正,以西为负,为使横坐标均为正值,则规定将纵坐标轴由中央经线向西移500公里作为起始轴,使带内横坐标值均为正值,中央经线以东大于500公里,以西小于500公里。为区别地形图所属的分带,在图廓左上角第一条坐标纵线的坐标值之前注出带数。例如该图属于第12带,第一条纵线的坐标值为6370公里,则注成126370。现已有高斯—克吕格坐标表,可供查阅。

不是。

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