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题目为 遵守行为规范 培养诚信品德的国旗下讲话稿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5:09:12
内容长短为3分钟

有个公益广告拍的好,一位年轻妈妈给母亲端水洗脚,被孩子看见,等年轻妈妈给婆婆洗完时,孩子也端了一盆洗脚水,踉跄的向妈妈走去。这是什么?这就是传统的家庭教育,这也是中华几千年传承延续下来的美德,也是被成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言传身教。
所以说是言传身教,但有多少人是在言传,又有多少人是在身教?在家里,大人经常会为当着孩子面抽烟喝酒的事一而再,再而三舌战,而大人依然我素我行的找各种的理由继续。在家里打牌也是一样,被家人说了一次又一次,而大人一次又一次的口头忏悔,在孩子的心里,家长永远是最可靠、最坚实的后盾,可当孩子们看到一个个大人违背自己的言行时,孩子的心里会是怎么想?

“如果所有大人都能遵守我们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社会风气就会好得‘一塌糊涂’!”这是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说的。看到这句话,值得庆幸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被成人画的怪圈圈住,他们清楚的见证了到成人言传被身教扭曲的影子,并且给予抵制。可悲的是成人丑陋却是被朝夕相处的孩子看在眼里。而且还举出很多事例。现代的社会中,很多成人都存在在不同程度道德观的缺失。在公共场所不给老弱病残孕让坐,随手乱扔垃圾,不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乱插队挤队,大声喧哗,口吐脏话等基本都是成年人的专利。也就是这些成人一味的要求自己教育出高素质、高道德水平的下一代。这样的人文环境下,下一代的道德素质又会高到哪里?回想古人孟母三迁,为了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付出巨大的心血。同时谴责着当代社会不良风气。千年之后,后人们纷纷效仿,为了让孩子上好的学校不惜挥财重金在名校周边点买小房,悲哀的是淡漠了人文环境。

人只是个躯壳,充实人类世界的是文明思想,而这种文明是种性格,是种精神,就如小学五年级学生所说,现代成人能否真正做到《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代表本周值周教师,向大家做国旗下讲话。我讲话的主题是“说文明话,干文明事,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指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意思是说,不符合道德规范、文明礼仪的言行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做。学校作为我们接受知识的神圣殿堂,更应该是一个文明和谐的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