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简单的初中密度物理习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6:37:21
先测出空烧杯质量M1.
再测出装满水后总质量M2.

则水的质量M2-M1
把这些水倒进量筒测体积,记录为V

则水的密度为: M2-M1/V

这个实验中存在一个误差,就是烧杯中的水未能全部倒入量筒中(烧杯壁必定还会残留一些小水珠)

问测量出来的水的密度值 .是偏大还是偏小

希望大家分析下

偏大一点:
M1与M2的测量是正确的,
关键是将水倒入试管时,还会有一点水在烧杯里,这样的话,用量筒测量的体积就会减小一点,也就是V比正确的要小一些,
M2-M1/V,就会出现分母变小,导致商变大一些。
所以会偏大一点。

当然是偏大
现在是把量筒内水的质量当做M2-M1,但是这M2-M1还有一部分留在烧杯内
所以量筒内实际的质量是小于M2-M1的
设水的实际密度为p
则pvg=m(实际)
现在是p(测量)vg=M2-M1
m<M2-M1
故pvg<p(测量)vg
p<p(测量)

前两步测出水的质量 = M2 - M1 ,理论上到这里都没有误差
而倒出水的这一步,到了量筒内的值并非M2 - M1,我们假设它为M2 - M1 - x
则实际密度为M2 - M1 - x / V

而题目测量的结论的水的密度为: M2-M1/V ,偏大

偏大,因为质量是对的,而体积小了
由p=m/V可见密度偏小

很简单 一句话就是水的质量计算是正常的,而体积是偏小的 ,所以密度偏大的.

偏大
M2-M1 是准确的,但由于烧杯壁必定还会残留一些小水珠所以V的值偏小,由于它在分母的位置,分母小分数大,所以值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