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殷仲堪不失节俭本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7:07:04
1.“食常五碗盘”中的“食常”什么意思?

2.“外无~肴”一直到“拾以啖之”什么意思?(~是说这个字不会读)

3.“焉得登枝而捐其本”什么意思?

4.全文翻译

5.疑难注释

酌情加分!!!!!!!!!!!!!!

1、食,吃饭;常,经常。
2、再没有别的佳肴,饭粒掉在餐桌上,总要捡起来吃掉。
3、怎么能够登上高枝就抛弃它的根本呢!
4、【译文】殷仲堪做荆州刺史,上任时正赶上水涝歉收,每餐经常只吃五碗菜,再没有别的佳肴,饭粒掉在餐桌上,总要捡起来吃掉。这样做虽然是有心为人表率,却也是由于生性朴素。他常常对子弟们说:“不要因为我出任一州长官,就认为我会把平素的意愿操守丢弃。如今,我处在这个位置上很不容易。清贫是读书人的本分,怎么能够登上高枝就抛弃它的根本呢!你们要记住这个道理。”

【原文】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损其本!尔曹其存之。”(德行第一/40)

【译文】殷仲堪做荆州刺史,上任时正赶上水涝歉收,每餐吃五碗菜,再没有别的佳肴,饭粒掉在餐桌上,总要捡起来吃掉。这样做虽然是有心为人表率,却也是由于生性朴素。他常常对子弟们说:“不要因为我出任一州长官,就认为我会把平素的意愿操守丢弃。如今,我处在这个位置上很不容易。清贫是读书人的本分,怎么能够登上高枝就抛弃它的根本呢!你们要记住这个道理。”

【注释】①殷仲堪: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公元392 年)任荆州刺史,太元十九、二十年,荆、徐二州水灾。他笃信天师道,生活俭省,可是事神不借钱财。水俭:因水灾而年成不好。俭:歉收。五碗盘:古代南方一种成套食器,由一个托盘和放在其中的五只碗组成,形制较小(参看《文史知识》1991 年第5 期骆晓平文)。啖(dàn):吃。
②率物:率人,为人表率。真素:真诚无饰;质朴。
③方州:州。豁(huò):抛弃。时意:时俗。
④常:常态。“焉得”句:意指不能因为登上高枝就抛弃树干,比喻不能因为身居高位就忘掉了做人的根本。
⑤其:表命令、劝告的语气副词,大致可译“还是、要”。

殷仲堪做荆州刺史,上任时正赶上水涝歉收,每餐经常只吃五碗菜,再没有别的佳肴,饭粒掉在餐桌上,总要捡起来吃掉。这样做虽然是有心为人表率,却也是由于生性朴素。他常常对子弟们说:“不要因为我出任一州长官,就认为我会把平素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