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个黑洞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7:57:17
黑洞之所以什么都能吸进去,是因为质量巨大所以引力也巨大的缘故吧。

据说黑洞是由恒星死亡坍塌形成的,是否可以理解为黑洞的质量就等于原恒星的质量呢?

恒星死亡后演化为黑洞,是否质量不变?如果质量不变,那么恒星健在的时候为什么没有黑洞这么大的引力呢?

巨大的质量,超小到无的尺寸. 根据引力的公式,就会长生无限的引力.

恒星健在的时候尺寸过大.

1。黑洞之所以有强大的引力,是因为其有相当大的质量。

2。确有黑洞是恒星死亡产物的说法。但黑洞质量要远小于原恒星的质量。原恒星在经过超新星爆发时会向空间中抛射一半以上的质量。一般说恒星的结局都是考虑恒星在抛射过后的剩余质量才能决定。

3。原恒星要比后期的黑洞的质量要大,引力当然也要比黑洞的引力大。
黑洞之所以表现出恐怖的杀伤力,是因为黑洞视界相对于原恒星要小的多。

假如太阳变成等质量的黑洞,那现在的地球受到太阳的引力是不会改变的。假如地球在黑洞视界边缘那就惨不忍睹了。而地球如果在太阳还在的时候到达视界边缘的那个位置,那基本就是太阳的中心了,处于微引力状态(听说太阳质量的黑洞视界直径好像还不到一公里呢!)当然这时地球早就蒸发了。

正常的恒星会通过内部的热核反应产生膨胀的力量与引力抗衡,当其燃料耗尽时,就会发生向心收缩,或称之为“坍缩”。

恒星坍缩时将发生一次“闪燃”,在正式坍缩前恒星反而会极度膨胀,在这个过程中将投射出大量的物质和能量,称为“超新星爆发”。所以实际上恒星坍缩后总质量会比原来小很多。

质量足够大(超过强德拉塞卡极限)的均质恒星将坍缩成为一个奇点,奇点附近的区域的引力如此之大,以至于连光都无法逃脱,这个区域就称为黑洞,黑洞的边界称为事件视界,因为这是我们能观察到和黑洞有关的事件的极限位置。

强德拉塞卡极限大约是太阳质量的10倍,介于太阳质量5—10倍的恒星将坍缩为中子星,太阳质量5倍以下的恒星将坍缩为白矮星。

真空中的黑洞会产生“黑洞辐射”,持续地放出高频电磁辐射,同时消耗自身的质量(详情参见《时间简史》)。

在《环球科学》(2009年3月)上登载了关于奇点的最新发现,科学家认为非均质的恒星坍缩后将不会形成黑洞,而是形成一个没有事件视界包裹的“裸奇点”。

质量不变
体积大幅度变小
从而这星球密度大副度变大
引力也就随之变大
中子星上一立方厘米的物质就能达几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