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g台式机硬盘,重新分区格式化,总有7.8m主引导区单独分离。用过pq8.05及dm9.56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21:29:06

看了些资料我是这么认为,这是厂家有意的保留。由于磁盘的盘片比较精密,对于生产环境和移动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即使是一粒灰尘、一次很轻微的碰撞,都会产生从几个到数以百计的坏扇区。所以,在硬盘120GB的容量,全新的盘片即使有几千个坏扇区也不是不可能的。厂商会使用专门的设备去扫描盘片,把那些坏的扇区和磁介质不稳定的扇区都记录下来,做成一个硬盘缺陷列表,写进系统保留区,通过控制程序把这些扇区封闭起来,而硬盘的控制程序在读取硬盘的时候是不会读取这些区域的。用户无论用什么格式化和分区软件都不会看到这部分的信息,看起来就像真的完全没有坏道一样。这个封闭区又不可能做的太大,一般用最小值8MB。
还有一旦硬盘坏了,需要返修硬盘时,厂商对于控制电路、磁头等的损坏,就是应用最简单的替换法,换上新的零件就可以了。对于IC芯片的损坏,可以通过重写IC芯片的信息或者干脆替换IC芯片来修理。对于磁盘盘片厂商会用专门的仪器设备对硬盘的磁碟表面按照实际的物理地址重新进行全面的扫描,检查出所有坏的、不稳定的扇区,形成一个新的硬盘缺陷列表,然后把它写进硬盘的系统信息区,替换掉原来旧的硬盘缺陷列表。然后调用内部低级格式化程序,对硬盘进行内部格式化。程序会根据新的系统信息区信息,重新对所有的磁道和扇区进行编号、清零,重写磁道伺服信息和扇区信息。经过这样的处理,返修的硬盘就又可以像新的硬盘一样了。
为了不减少硬盘的容量,厂商可以从被封闭的完好盘面上提取出相应的扇区容量来替代被封闭的坏扇区。

那个是正常的,常规操作下每块硬盘必定产生的一个分区.

这个是系统为了组建RAID(组建RAID时必须要有不小于8M的动态磁盘),自动预留的分区.

大惊小怪,一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