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事如何能转变成好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9:19:06

中, 其本身就既包含着好事、也包含着坏事。“质是事物内部所固有的一种规定性, 这种规定性决定一事物是这一事物而不是别的事物, 把它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但“质总是具有一定量的质, 量也总是一定质的量”。所谓好事与坏事之分, 只不过视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居于哪一方面而已。此即所谓质的规定性。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事物发展的一定阶段上,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易其位”, 也就是说, “事物由于其自身的内在矛盾, 在发展过程中, 必然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 , 这种转变, “表现为由量变到质变, 又由质变到量变的过程” 。矛盾的转化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 都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好事与坏事, 同样是一种客观存在, 是不能超越这一普遍规律的。

  在这里, 并不是说出现了坏事比不出现坏事还好一些, 而是说, 事物由于其内部自身的矛盾斗争性, 在一定条件下, 事物的性质是可以转化的, 坏事是可以转变成好事的。当然, 反过来, 好事在一定条件下, 也是可以转变成坏事的。人们的主观能动作用仅仅在于创造怎样的转化条件。

  把坏事当作教训以为后车之鉴, 这就将坏事转变成好事。坏事,有来自大自然的不可抗力,如地震、洪水、火山爆发、泥石流等。在这些灾难面前,党群合力、干群一心,与灾难搏斗,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对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有了新的发现与把握,提高了抵御和战胜各种意外、困难和风险的能力。这样,就可以说坏事变成了好事。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在向未知领域探索的过程中,人们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试验,不惜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每次挫折都成为最终成功的铺垫。“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也是一种坏事变好事。在人与人交往中,发现对方勉强适合自己,但不适合大多数人时,对方说出了自己一直想说而不敢先说的话题,进而使自己获得彻底解脱,赢得了大家,这难道不是一种坏事变成好事吗?在生活中,当不小心将事办坏时,如果一味地去后悔、懊恼、沮丧、怨天尤人,只会使人恢心丧气、伤失斗志、不思进取,严重者还会引发抑郁症, 而心情开朗、积极向上、开动脑筋则可取其精华抛其糟泊,生活定会阳光灿烂!这也是一种坏事变好事.

其实不论事情的好坏,都是已经过去的事情,是客观存在的。已经发生的事是不可能让它再重来的。是好是坏,之所以我们有这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