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春风沉醉的晚上》结尾景物描写的特点及其所传达的情感内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2 00:56:06

郁达夫的作品在前期都属于"零余者"小说,主人公大多是留学生,愤懑的落魄知识分子.基调显得很颓废,很多的自怨自艾,呼喊式的直接抒情,而且有很多暴露的色情描写.,但《春风沉醉的晚上》,整篇文章平淡,但充满了真挚的感情,令人甚至感到有点温馨.而且写了"我"这个知识分子与一个萍水相逢的女工陈二妹互相关心,扶持.知识分子开始走向民众,这是题材方面的跨越.

我表达能力不好,有好多感觉写不出来,不好意思啊 春风沉醉的晚上》创作于1923年7月。当时,作者受到革命形势的影响,已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因此,他的目光也开始从先前较多地注视知识分子狭小的圈子,转移到更广大的劳动人民。在作品中,他开始有意识地表现下层劳动者,描绘他们的苦难,表现他们的抗争,歌颂他们的品德,揭示他们不幸遭遇的根源。
作品中的“我”是一位生活无着的穷知识分子,为生活所迫,住进了贫民窟中一个窄小破旧的阁楼里。在那里,“我”遇到了一个同样被生活压迫的烟厂女工。由于有着共同的生活处境,对现实有着强烈的不满,他们相识后很快从相互同情,发展到相互关怀、体贴。作品以黑暗污浊的大都市为背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了深刻的阶级矛盾,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苦难,展示了他们自发的反抗意识及纯洁美好的心灵;同时也表现出,在那样的社会中,下层知识分子与穷苦工人之间是可以沟通的,并且歌颂了他们之间真挚的友谊。
作品成功地刻画了一位正直、善良、真诚、乐于助人、具有朴素的阶级反抗意识的下层女工的形象。17岁的女工陈二妹,在一家小烟厂做包烟工,她每天从早到晚,要站在机器旁干十几个小时的活,有时还要被迫加班,得到的报酬却十分低微,除了吃饭,根本不够付房钱和买衣服。由于她的父亲刚刚去世,她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女,工厂的管理人便总想乘机戏弄她。正是由于陈二妹生活在社会下层,因此她对剥削压迫她的资本家有着强烈的仇恨。当她发现“我”吸烟时,便规劝“我”不要吸烟,尤其不要吸她所在工厂的烟,因为她痛恨那个厂。尽管陈二妹的这种反抗和报复,对她所在的那个工厂不会有丝毫损伤,然而这反抗的呼喊,毕竟是发自被压迫者内心深处的,它代表着当时下层工人群众自发反抗斗争的要求和心声。陈二妹是个爱憎分明的姑娘,她身上有着对资本家朴素的反抗意识,同时也有着对遭遇同样命运的落难者的深切同情与关怀。她自